对病根下药
只对症应慎下药
单对症,不一定下得了药
“对症下药”有偏颇
“对症下药”是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讲的一个常理,这里讲的症,叫症候,即某种病发生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现象。用西医名词套,大概叫临床表现。
“对症下药”这个词,也常常用来比喻针对某个具体情况,决定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使这个词在使用时被推上了一个台阶,已经属于哲学的范畴。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理解的一句话,到了实际生活中,就变得十分复杂了。如果要实际去操作,并做得很好很好,定是很难很难的了。
其一,中医讲的“症”比较宏观。如临床表现为小便乏力,俗话中说的“屙尿屙不高”,“年老力气衰,屙尿打湿鞋”的问题,其原因很多,可能是某项器官受到某种细菌、病毒侵蚀,也可能是许多个器官的机能发生病变。但是在中医学理论上,似乎就是两个字——“肾虚”。由于这种生理现象在中老年群体中表现很普遍,不少江湖郎中、草药摊子的医生便都借这个空子发财。于是出现了全民补肾壮阳的情景。基于这种比较宏观的治疗理念,遇到病症也就只有对其下“大包围”,用多种药去把那病症包围在其中。可能这些药中间确实也有能治病的药,但是这好比是一大碗水中的一小口,对病症的治疗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其二,要单对准一种、两种病很难。中国人大多知道,世界上的许多事,越是具体就越难做,越没有显而易见的成效。比如要医治国人随地吐痰的毛病,那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而换一种思维,笼统地号召一下,我们国人中有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因而,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最终让咱们中国人讲文明,变得文明起来,那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某单位要开展某项活动,时间很多,空间很大,要如何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如何评价?怎么统计?一句“受到了深刻教育,得到了实惠”,绝对放之四海而皆准。
其三,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症。由于病情的变化,症状也可能转化,由于生活环境的日益变化,症状也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感冒,刚开始只是伤风小感冒,后来可能转化为发烧,甚至是肺炎。而且感冒百年前可能只有几种,现在由于环境污染等各种原因,已经有了几十种。而这几十种的感冒,在临床的表现上可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要对一个感冒下药,就要分清它究竟是几十种感冒中的哪一种,这或许要做几十种的检查、化验才能加以辨别,这样也才能真正地做到“对症下药”。
由于这“对症下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重重,反而成了空话,套话。徒弟向师傅、下级向上级请教或是询问意见的时候,这做师傅或者上级的,由于本身不知道这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才好,或者是怕承担责任,一句“对症下药”,叫这做徒弟的想破了头。到时做得不好,还可能导致师傅或者上级的责备:“当初我叫你对症下药,你如何不听?”
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所以,我们对面临的许多症状都只能视而不见。《红楼梦》中描写的现象,令人看来都是大厦将倾的症候,但是局中人又有几人认为不是盛世呢?也有见到了病症,但却去乱用药的。这种情况在美洲也是有先例的。据说那里的森林中有一种毒草,人如果不慎碰到会被刮伤甚至致命。解决的办法本来很简单,割了就行了。但当地的土著偏不这么做。每遇此情形,他们常常去求神护佑,认为是因为自己做错了某件事遭到了神的惩罚,结果是屡犯同样的错误。
上一篇:《学而优不必都入仕》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小河有水大河满》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