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有水大河满
小河有水,小河不干
小河有水,大河有源
细水涓涓,大河满满
“大河有水小河满”,是一句表达集体主义精神的惯用语。在与大自然进行坚苦卓绝斗争的古代社会,此话不无道理。类似的谚语还有“锅里有了,碗里就有”等。这些话传开后,大受当权者喜欢。其之所以流传久远,很可能与这些话有利于维护当权者的统治有关。因为皇上、国王、诸侯管理的是“大河”,平头百姓管理的是“小河”。从大处讲,当权者可以以这句话为理由将“水”集中使用,还可以打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旗号将从“小河”里取来的“水”以“大河”的名义馈赠、赈济百姓,以博得“亲民爱民”的美名;从小处讲,如果老百姓都能深信不疑“大河有水小河满”这句话,那王侯将相家里的吃穿用度也就不用再发愁了。
从事实看,大河有水小河满这句话是讲不太通的。从自然界看,千百股涓涓泉水汇成了小溪小沟,千百条小溪小沟又汇成了大江大河,最后才有了“千条江河归大海,大海海水到大洋”。这个真理,很早就被一个叫荀子的古人发现,并写出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至理名言。而当大海真正有了水,再倒流进小河的现象,大多数则是由于特别原因才造成的。如钱塘江的潮汐,每隔一定时间就要汹涌澎湃地来一遭,古人今人都觉得好看——不光看那水量,更在乎那气势。什么原因,古人弄不大清楚,现代人则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无非是来自月球的一种引力罢了。那水真算得上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为它最终还是会退回去的。那小溪小河,一旦水流量减少,不久就会干涸。而大海干涸的,也许几百几千万年前发生过,但在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文明史上,的确未曾发生。从社会现象上去分析,当绝大多数社会财富都流入一个地方后,那富的可能会由此更富,进而“富得流油”;而穷的本来就没有几个小钱,稍遇上个天旱水涝的,经得起什么折腾?
也许正因为此,许多西方人很早就懂得了要“藏富于民”的道理。国富不如民富,小河有了水,大河才有源,当然也就不会干涸。再扯远点,还可以用“个体”与“集体”这个社会学中常用的名词,来做一个“佐证”或者“补证”。据说,从远古开始,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讲“以人为本”,如国之经典文献中所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古东方人心目之“以人为本”的“人”多半是一个模糊概念。而在西方人眼里,“人”则绝对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为何东方的统治者大多要鼓励小民百姓舍小家顾大家?这是因为,历史上东方多专制体制,这个“大家”表面上是大家的,其实是皇帝、国王私家的。大河满了,锅里有了,供那一个“天子”(“天”的“儿子”)及其围几个人乃至一帮人享用,就都没有多大的问题了。那“天子”在心情好的时候,也常常叫管大锅或围在锅边转的几个人多“恩赐”下里巴人啃几块骨头,喝一两口汤,那乡间的小老百姓也就深感“皇恩浩荡”,定会自发地“三呼万岁”的。当然,许多君王们也不是不知道这样做将造成的恶果。那就是当某一天,小河的水都被抽干了、枯竭了,大河也就会因没有源头活水注入而干枯。这是不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王朝周期定律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呢?
上一篇:《对病根下药》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幸福耙耳朵》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