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深情,造福祖国和人民
袁隆平是一位朴实的科学家,他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出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1953年夏,袁隆平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在教学过程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他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搞科研,把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脸色蜡黄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到,在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摧残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现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却仍未摆脱饥饿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利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甚至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袁隆平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他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
袁隆平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进行仔细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了“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的研究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但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袁隆平坚信,“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从未亲眼见过、中外资料中也未报道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日子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他们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年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袁隆平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又经过八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1974年,他配制的种子成功了,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做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家做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繁殖制种,并以最快的速度推广。从1976年定点示范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总产量的飞跃式提升,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大农民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这朴实的言语,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他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他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靠着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这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年到1988年的短短四年内,袁隆平又连续获得了三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作为一名朴实的科学家,不仅贡献巨大,他更是一个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
袁隆平具有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他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课题一上马就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
袁隆平还具有非常好的个人品质、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作风纯朴,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他杰出的科技成就与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其实,像袁隆平院士一样心怀深情,以造福祖国和人民为目标,靠着无私忘我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的意志在艰苦的条件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默默无闻地奉献终生的科研工作者又何以千万计?数不清的优秀中华儿女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引下忘我地挥洒着青春和热血。
已走过81年风雨历程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1934年建校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来到杨凌这个偏僻的西北小镇,为了他们心中的梦想,为了国富民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心血。数十年来,老中青农科专家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扎根西北,情系三农,坚守在科研教学一线,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发展,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乃至中国历史进程中写下了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这句话非常适合我们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为什么这么讲?首先,当他们选定农业作为自己的事业方向时,就注定了他们的工作场所是在田间,论文要写在大地上,农村、农民将和他们毕生相伴,风霜雨雪,酷暑严寒,他们都要去一一应对。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时间,有的只是苦、脏、累,还有枯燥,这些都是他们工作的常态。另外,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科研工作周期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要选育出一个品种,没有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付出,是不可能的。而更令人难以承受的,是甚至多年付出也未必能有收获。卓有成效的农业科学家只是一小部分,相当一批人则是默默无闻,甘当人梯。很多研究员已经年过花甲,但仍和年轻人一起下地,从白天到黑夜,从春到冬,一年四季,忙时天天守在地里,晚上时常要趴在实验地里观察,一身寒露,满腿泥土。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令我们无比感动,更令我们由衷敬佩!和农民交朋友,在试验田当“泥腿子”、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家,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如果要用简单的词汇描述他们,那就是扎根黄土、情系三农,无私奉献,吃苦耐劳,淡泊名利,责任担当!
看看这些人,我们是否会在内心为他们树起丰碑,为他们的人格感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现阶段,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谁是人民的英雄?正是这些朴实的平凡人!热爱祖国,其实很简单,就在我们每个人以造福祖国和人民为己任,为祖国奉献的每件小事里。毋庸置疑,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早日达到小康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宏伟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用心、用情、用爱,踏踏实实地履行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责任和担当,为中华民族稳固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无私忘我地耕耘在自己的岗位上。
空谈爱国没有任何作用,我们只有像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前辈们一样,以他们为榜样,鞭策自己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才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该做的事情。
上一篇:守信,从小事做起
下一篇:愿为别人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