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事例,让讲话更具说服力
有过演讲经历的人都明白,向听众传达一些观点,如果纯粹从理论上来说明,用口号来呼吁,不但很困难,而且会让听众感觉枯燥无味。如果在演讲过程中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则既能有效地阐述观点,说明道理,让听众信服;又能让讲话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让听众感兴趣。
为什么爱伦的话引起了听众的共鸣?为什么爱伦能击败陶克?因为爱伦拥有着和这些听众同样的经历,因此,当他将这些事实拿出来与听众共同分享的时候,就显得更有信服力,更容易打动听众。
那么,我们在演讲时,该如何摆事实,以获得听众的信服呢?
1.收集来源于生活的材料
真实性要求材料必须来自于生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材料的准确性则要求讲话者自己对材料是有把握的,不能用模糊的词语,让人不敢确定。
我们讲话要有深度,除了深刻的见解,还要有充分的理由,讲道理与摆事实缺一不可。充分的事实捏造不出、假设不出,因此,这就要求事实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上,建立在平时的丰富积累上,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想问题、讲话就容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讲话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才不至于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2.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我们讲话时,要有气势,这并不是指要声音大、语速快、滔滔不绝如河水汹涌,也不是指非要盛气凌人,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抢话。讲话的气势需要做到:
首先要语言流畅,我们在讲话过程中,要把想表达的问题以一种非常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次在于严谨有致,前后内容丝丝入扣,不要有太多的破绽,不要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一个讲话既流畅又严谨的人说出来的话,即使语速不快,声调不高,也能形成一种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美好感觉,从而形成气势。要做到讲话的流畅与严谨,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首先,需要讲话者有良好的知识素养,能够比较快速地寻找到话语材料。其次,需要讲话者在讲话之前能对即将要讲的内容有精心的准备。最后,还需要在讲话的过程中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及时填补讲话的漏洞。
3.不说空话、套话
有人讲了这样一段话:“同志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肯定那些应该肯定的事物,坚决否定那些应该否定的事物。我们不能只知道肯定应该肯定的事物,而不知道否定那些应该否定的事物;也不能只知道否定那些应该否定的事物,而不知道肯定那些应该肯定的事物,更不能够肯定了应该否定的事物,而否定了应该肯定的事物。我的讲话完了。”
这个讲话,等于没讲,毫无意义可言。的确,现实工作中,一些人总是说空话、说套话,甚至说假话,于是说者滔滔,费尽口舌;听者恹恹,苦不堪言。
总之,演讲,一言一语都必须具有可靠性,这样才有说服力。一段话,即使讲得非常精彩,非常有趣,但如果有一处被怀疑,讲话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另外,演讲时,我们引用事例要避免一个误区:事例所体现的观点与演讲主题不相关或矛盾。这样的事例,不但不能论证观点,反而会让演讲者陷入尴尬的境地。
语言漏洞少是说服力的一个基础,演讲者要从根本上说服听众,就要学会恰当引用事例,这样,讲出来的话才具有权威性,才能使听者不能不信!
上一篇:先讲个故事,吸引对方听下去
下一篇:卖卖关子,迅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