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需走直线
当你在解决某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遇到了难以消除的障碍时,可谋求避开或越过障碍而解决问题,让思维过程适应问题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暂时离开直线轨道,转入一个曲折蜿蜒、绕道前行的阶段。
马铃薯原本生长在美洲,它的块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它的产量相当高,既可以当做粮食来吃,又可以当做蔬菜食用。法国农学家巴蒙蒂埃在美洲发现了这种植物,他对马铃薯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最后肯定其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于是就带了一大袋马铃薯回到法国,想要在法国推广种植这种农作物。
回到法国后,他就在各大报刊上刊登了这种农作物的好处和种植方法。但是法国人因为早就形成的种植习惯以及对新事物存在的偏见,没人愿意种植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植物。有些迷信的农民认为,马铃薯其实是一种魔鬼的苹果;保守的医生则认为,人们一旦吃了这种奇怪的东西,身体就会受到伤害,很有可能会因此而丧命;固执的土壤学家认为,一旦将这种奇怪的植物种入土壤之中,那么土壤的肥力就会被这种植物吸收而最终枯竭。无论这位农学家如何奔走,如何热情地呼吁,就是没有人愿意种植,马铃薯在法国始终得不到推广。
后来,这位农学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故意请求国王派出一队卫兵帮助自己看守马铃薯种植园,不允许任何人采摘它的一片叶子。消息传出后,人们都很好奇,附近的农民白天躲在不远的地方偷偷观看巴蒙蒂埃怎样耕种,怎样锄草,怎样施肥。等到了晚上,卫兵们离开休息时,农民就偷偷溜进种植园将马铃薯挖出来,带回家种植。
后来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种植物,就向巴蒙蒂埃讨要马铃薯的种子,然后带回去种植,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年工夫,这种大众作物就传遍了整个法国。
农学家利用迂回的方式,让国王的卫兵看守马铃薯种植园,从而引起人们的好奇,激发他们的猎奇欲望。老百姓觉得,只有上等的好东西才会用士兵去看守,这种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远比现在的电视广告还有实效,而马铃薯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法国推广开来。
很多新事物初次来到人们面前时,总是因为人的守旧特性遭到排斥。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率先将自动洗碗机摆在电器商场的货架上时,没想到竟然遭受冷遇。为了推广这个全新的科技产品,公司的经营策划者们也巧妙地运用了迂回的思维方式。
经过一番广告宣传之后,自动洗碗机依然不能引起大众的兴趣。顾客是“上帝”,他们不购买新产品,总不能强迫他们认购吧。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公司只好请教市场营销设计专家,看他们有何金点子。智囊们经过一番分析推敲,终于悟出一个新办法:建议将销售对象转向住宅建筑商。
建筑商并不是洗碗机的最终消费者,他们乐意购买吗?当人们对洗碗机品头论足时,建筑商则不屑一顾,他们对任何东西都拿经济利益这把尺子来衡量。当通用电器公司的公关人员对建筑商一阵“如此这般”之后,建筑商同意了做一次市场实验。他们在同一地区,对居住环境、建造标准相同的一些住宅,一部分安装有自动洗碗机,一部分不装。结果,安装有洗碗机的房子很快卖出或租出去了,其出售速度比不装洗碗机的房子平均要快两个月。这一结果令住宅建筑商感到鼓舞。当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希望安装自动洗碗机时,通用电器公司生产的自动洗碗机便曲径通幽,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我们可以发现,当公司将洗碗机直接向家庭顾客推销,效果不佳时,公司转而将洗碗机安装在住宅里,借助房产销售卖给了家庭用户,结果如愿以偿。这种借助“第三者”的介入进行过渡思考的迂回思维,使得通用电气公司大获全胜。
不只是生意场需要有迂回思维,比赛场上靠迂回思维取胜的例子也是相当的经典。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欧洲篮球锦标赛上出现了一场令人叫绝的比赛。
保加利亚队和捷克斯洛伐克队争夺小组出线权,捷克斯洛伐克队和保加利亚队都发挥得很好,比分交错上升。到临近终场还有10秒钟的时候,捷克斯洛伐克队才领先保加利亚队2分。按照比赛出线的规定:出线一方必须胜出另一方8分。
看到这里,人们都觉得没有必要看了,两个球队都出不了线了,于是纷纷站起来准备离场,捷克斯洛伐克队队员也对出线丧失了信心,而保加利亚队则暗自高兴:“我出不了线,你也别出线!”就在这个时候,捷克斯洛伐克队教练立即叫停,然后就给了队员一个指导。开打哨声一响,捷克斯洛伐克队队员竟然出人意料地将球投进了自己的篮筐,造成了平局。按照规则平分时要进行加时赛。
在加时赛中,捷克斯洛伐克队队员越战越勇,很快就比保加利亚队高出了8分,最终捷克斯洛伐克队获得了出线权,在场的观众都热情地欢呼,深深佩服捷克斯洛伐克队教练的智慧。
捷克斯洛伐克队在只领先保加利亚队2分的情况下,为了争取到出线权,往自己的篮筐中投球,造成平局,然后利用加时赛的机会赢得了出线权,这样大胆利用比赛规则的迂回战术在世界体育史上绝无仅有,不得不让人佩服。
迂回看似是走了弯路,但实际上这种曲线救火的路径才往往是最短的捷径。只要目标是向着前方的,巧用迂回战术,避开正面的障碍并最终走向成功,又有什么不对呢?
上一篇:你在被焦虑困扰么?
下一篇:你是否有“完美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