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症状:爱帮助同学让我陷入困境
经过预约,一位母亲带一个高中女孩来到心理咨询室。母亲说只知道孩子有心事,不知道到底是遇到了什么困扰,希望我能和孩子好好谈谈。
女孩文文弱弱的神态中流露着愁苦,几乎是一直伴着泪水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我有很多话要对您说,最让我难受的是,我爱帮助同学,可这让我陷入困境。
我觉得每个人都挺好的,所以,我也希望大家都和我一样同学之间不要闹矛盾。可是,有的同学却总是闹矛盾,我就总要帮助她们解决矛盾。我劝了这边劝那边,被夹在中间非常痛苦,可过后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还是要帮助她们。
除了同学闹矛盾的时候我总想帮助和解,我还经常为学习问题帮助同学。比如,前些日子一个同学和我讨论学习问题,我就主动帮助她制定学习计划,并且说好我们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可是,制定了努力学习计划之后,她却不当回事,而且没过两天就对我不闻不问了。可是,我还是止不住要帮助同学。
有人说我这是爱管别人的闲事。可我这样做都是为同学好,都是善意的,难道我这样错了吗?
我是个外地生,远离家乡来这里读书。本来我就是个特别懦弱的人,总是喜欢周围有很多朋友。在原来的学校就有很多朋友,大家对我很好。可是到这儿却是一片陌生,感到非常不适应,我总是想和原来一样有很多朋友。来这里以后,经过我的努力,也有了一些对我很好的朋友。可是,每个朋友还有她们自己原来的朋友圈,我总是感觉不能融入她们的朋友圈。当她们在一起的时候,就感到没有人在意我了,就感到自己好像是个被遗忘的人了。其实我也知道,并不是大家排斥我,但是我总是怕失去朋友,经常感到无助。就这样,我只要一有机会就想帮助别人……
心理把脉:依赖心理导致的过度助人行为
至此,终于看到了女孩陷入助人困惑背后的心结所在。
通常的助人行为有两个特点,一是受助者有需要,所谓雪中送炭;二是施助者感觉好,所谓助人为乐。可是,女孩的助人行为显然与此不同,既没有考虑别人的需要,也让自己感到痛苦,属于一种过度助人行为。人为什么出现过度助人行为?从心理分析角度说,在人的潜意识里,过度助人行为的实质往往是一种控制,是希望通过帮助别人来达到控制目的。这种控制不是控制对方,而是控制关系,是对双方关系的控制,通过控制人我关系,来满足自己的人际需要。
女孩的心结就是这样,她的过度助人行为,就是为了控制同学和自己的关系,来满足自己的人际心理需要。具体说来,这源于女孩自身两方面的心理特点。一是自我价值感较低。一个文弱的女孩本来自我价值感可能就不高,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就更难于找到自我价值了。于是,希望通过对别人的帮助,通过这种施助与受助的关系,来证明自己是有用的,从而来体验自我价值,来寻找自我感觉。一是自我独立性较差。女孩存在较强的人际依赖心理,明显缺乏自我的独立性,所以总是希望拉近人际距离,用她自己的话说总是希望有很多朋友。于是,不知不觉间总想通过帮助别人来获得一种归属感,获得很多朋友,获得朋友们喜欢和接纳,从而满足自己的人际依赖心理。当然,这都是潜意识里的心理活动,女孩自己并不清楚,所以感到困惑。同时,对这样的过度助人行为,受助者也会本能地对施助者做出消极的回应,也会让施助者感到困惑和痛苦。
心理处方: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帮助别人当然不错,但是不能不考虑别人是否接受。人都应该有助人之心,但是如果别人对你的帮助并不买账,就不能过于热心,否则就是卷入别人的生活,就是过度帮助了。过度助人的背后,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
通过具体的沟通,女孩很快领悟了上面的意思:我知道了,我总想帮助同学,其实是为了拉近同学关系,来满足自己的依赖心理。是这样吗?那我今后就得好好培养自己的独立性了,不能总是依赖别人了。您说对吗?
女孩的领悟是令人欣慰的。人生不能没有助人之心,但不能不顾别人是否需要;人生不能没有朋友,但每个人都得学会独立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克服依赖心理,培养独立意识,绝非一日之功。但是女孩只要看清方向,积极自救,心灵就会走向阳光地带。最后,女孩母亲听我介绍了孩子的问题,也表示要帮助孩子学会独立。
果然,大约两个月后女孩再次来访。这一次女孩脸上满是阳光,她说是专门来告诉我,学会独立的感觉真好。
【马老师微语录】人生不能没有助人之心,但不能不顾别人是否需要;人生不能没有朋友,但每个人都得学会独立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上一篇: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下一篇:孩子有换班的心理问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