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一下又何妨
人生在世,若想事事都搞得是非分明,则会很累,所以有时不妨糊涂一下,让自己轻松前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一出,就被人们津津乐道,现在这四个字被制成各种礼品或是图画销售。世人之所以对这四个字如此推崇,实在是因为其概括了人生的大况味和大境界。
难得糊涂是一种成熟和从容,这种糊涂与不明事理的真糊涂截然相反,它是对人生大彻大悟之后复归宁静的心态。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郑板桥在山东为官时,一日闲来无事,去游览莱州的去峰山,因迷恋山中美景,看看天色已晚,只得到一茅屋借宿。茅屋的主人是一位隐居此地的老翁,自称“糊涂老人”。郑板桥在茅屋中看到一个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雕刻精致,令郑板桥赞叹不已、啧啧称奇。老人也一时兴起,请郑板桥题字,准备刻于砚背。郑板桥大笔一挥,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后面盖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方印。写完后,郑板桥看到砚台宽大,尚有余地,遂请老人写一段跋语。老人欣然接受,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门也。”写完后,老人也加盖一块方印,字为“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此时方知老人来历不凡,从高位隐退,来此地隐居,不禁又惊又愧。感慨于“糊涂老人”的命名,郑板桥又补写一句:“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两人相见恨晚,言谈甚欢,说诗文字画,讲人生奥妙,结为知音。
唐武则天时的名臣狄仁杰,早已在实践糊涂之道。
狄仁杰任豫州刺史时,因为办事公正、执法严明,政绩突出,口碑也很好。武则天赏识贤能,让他到京城当宰相。
一天,武则天想试试他,便对他说:“你在豫州时名声很好,但是也有人弹劾过你。你想知道是谁弹劾你吗?”
狄仁杰说:“有人说我不好,这很正常。如果陛下认为臣的确犯有过失,请您批评责罚,臣一定改过;如果陛下认为那不是臣的过错,就不必为此劳神。但是无论哪种情况,我都不想知道是谁弹劾的我。因为只有这样,我才可以继续友善地对待对方。”
武则天被狄仁杰的宽大器量打动了,不但更加赏识他,还非常敬重他,甚至称他为“国老”。
狄仁杰不想知道谁弹劾过自己,一方面是对弹劾自己的人宽容,一方面是不想让自己背上无谓的负担,增加无谓的烦恼。
我有一位朋友,曾经遭人诬陷,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清者自清。有一次我们正在吃饭,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知道诬陷他的人是谁,但我这位朋友却淡定地说:“是谁诬陷我并不重要,我不想知道是谁,反正现在事实已经搞清楚了,我没必要再为这事自寻烦恼。”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若把世事看得太清、太透,就会发现太多的丑恶;若把生活计算得太精、太细,会少了许多惊喜和乐趣;若对别人太疾恶如仇,就学不会包容和从容。
人生的旅途中,偶尔糊涂一下,也是一种放松和减压。
上一篇: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下一篇:给困难起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