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摆脱“信息焦虑”
现代人的生活似乎越来越无法离开电视、电话、电脑、电子邮件、手机、互联网、MSN、QQ这些通讯设备和传播手段了。这些东西的确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它们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困扰。例如,当我们发现某天不能接收短信时,就会感到莫名的焦躁与恐慌,情况严重的人还可能会出现头晕、胸闷等不良症状。这种脱离了某些信息就无法正常生活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信息焦虑症”。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我们或多或少都患有“信息焦虑症”,这是一种时尚病,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人群是这种病的高发人群。许多人因为工作需要,对各种信息的依赖性很强,必须接收各种最新信息,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如果不能及时接收并利用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分析,他们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从而无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些人“信息焦虑症”十分严重,如果连续二十四小时以上没有接收到新的信息,就会进入一种情绪异常恐慌的状态。
从事咨询工作的阮女士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资讯所包围,她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客户,谈论的话题也涉及各种最新信息,与客户见面时,手机、电话、电子邮件都在运作。
因此,她的精神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每天回到家后都疲惫不堪,几乎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与丈夫和女儿沟通都成了奢侈。即使是休假时,阮女士也停不下来。
“只要发觉自己的脑子里空荡荡的没有接收信息,我就会心慌发抖,不得不打开电脑和手机浏览新闻和各种资讯,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林女士建议她:“扔下电话和电脑,放开身心陪孩子玩上一两天吧!让孩子烦得你没空看手机和电脑时,你会发现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林女士其实是阮女士的闺蜜,是一位文字工作者,每天也要接收各种信息并加以吸收,最终化为己用。平日,她一般使用RSS阅读器,门户网站倒是去得比较少,但会订阅不少Feed,设定每小时更新一次,于是,每天的新闻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到她眼前。
根据兴趣,林女士还订阅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个人博客。
“我会寻找一些新颖的观点和激烈的言论,自己品读一番,然后决定是否要转载到自己的博客上。”
有两天因为工作太忙的缘故,她一直没有打开阅读器。空闲下来时,林女士翻开来看,结果惊呆了。
“我发现未读信息的条数累积到了一个令我异常惊讶的数字。才不过两天没看讯息而已,怎么就错过了这么多东西呢?”
她突然有些慌了,“哪里找得到时间将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呢?”
但是,她很快又放下了阅读器。
“其实,这两天没看这些讯息也毫无损失,并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影响。会无法工作吗?会失去什么吗?似乎并没有。那么,我过去为什么要一直强迫自己看那么多讯息呢?”
林女士突然之间就想通了这件事,“我最近太累了,脑袋都不灵光了,还是不看算了!”
于是,她将未读的条目标记为已读,任由订阅信息量继续增加,然后就去厨房准备自己的晚餐,做了皮蛋拌豆腐、青椒炒肉丝还有土豆汤。这天晚上她过得十分惬意,久违的舒适感终于又回来了,睡得也特别香。
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目前接收的那些信息对自己的生活是否真的有用,有必要每天都浏览吗?如果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为什么还对它们穷追不舍呢?是习惯使然,还是心里的某些不良观念在作祟?
有些人会患上“信息焦虑症”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只有每天不断接收新信息,他们才会觉得心里舒坦。如果别人都在挣钱而自己却在休息,他们就会觉得浑身不适、静不下来。这种焦虑分为短期和长期的,短期的“信息焦虑症”好似伤风感冒,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工作不会有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的“信息焦虑症”则后患无穷,有可能使人精神萎靡、面容憔悴,并诱发各种疾病。
启示
不接收新信息不行,但也不能太过于依赖信息,这需要把握好一个度。我们可以每天有计划、有规律地对身边的信息进行筛选,只阅读那些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有节制地消化新信息,并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归纳与分类。同时,我们要确保工作时劳逸结合,不要经常让大脑过度疲劳。对于那些必须依赖信息工具来工作的人来说,要减少接触信息的时间,每天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来放松自己,什么都不想,将自己的大脑放空,学会对着窗外发呆,也能缓解心理上的焦虑。
另外,参与一些娱乐活动能帮助过度依赖网络信息的人摆脱那种虚幻的快乐,例如唱歌、跳舞,出门踏青、户外郊游、骑车等。
上一篇:控制欲求,适当降低期望值
下一篇:摆脱恐惧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