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浮躁,其实是由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产生的一种躁动不安、飘忽不定的心理。拥有这种心理的人,心中总是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更快地取得成功,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然而,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我们越是想着赶快做完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就越容易变得焦虑、躁动。试问,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我们又怎么可能将一件事情做好呢?
李大钊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不难发现,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若想让孩子远离浮躁,就要树立家规,帮助孩子培养脚踏实地的好习惯,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从而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浩今年7年,他是一个非常浮躁的小孩,每次做作业他都图快,明明最少要花半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他总想着一蹴而就,在短短几分钟内做完。所以,每次妈妈检查他的作业总能发现许多错误。
眼看着小浩在心浮气躁的路上越走越远,妈妈觉得不能再这样放任他了,一定要给他立下规矩。于是,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小浩,如果他不能克服浮躁的毛病,将作业高质量地完成,那他晚上就要跟“动画片时间”说再见了。
听了妈妈的话,小浩有些不高兴,可他知道这次妈妈是认真的,所以只好耐着性子,仔仔细细地将作业写完。以前几分钟就能写完的作业,这一次他足足花了35分钟。果然慢工出细活,妈妈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竟然没有发现丝毫错误。
对此,妈妈感到很欣慰,她笑着对小浩说:“儿子,我看你学得不错嘛,以后写作业要保持这种质量哦!现在,你可以去看你喜欢的动画片了!”
妈妈的夸赞让小浩心花怒放,从那之后,他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即便妈妈没有陪在他身边督促他,他也能自觉地写好作业。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孩子们若想在学业上有出色的表现,就得在家规的约束下,逐渐放慢做事的速度,投入自己的热忱,脚踏实地地将事情做好。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孩子远离浮躁,慢慢养成做事踏实认真的好习惯呢?
第一,教育孩子树立志向。
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妈妈只有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使孩子追求崇高的理想,具有对生活和学习的高度责任感,这对防止孩子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培养孩子踏实认真做事的习惯十分有利。
第二,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
妈妈应要求孩子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动。比如明天要上什么课,先看看课程表,整理出书本与作业才睡觉等。妈妈要引导孩子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希望有什么结果?怎么做才能做好?”
第三,言传身教。
当孩子们出现浮躁的情绪时,妈妈还要帮助孩子做好调节工作,如用语言鼓励孩子,“不要着急,慢慢来,一切会很顺利。”“再坚持一会儿,就能成功了。”另外,妈妈要调适自己的心理,改掉浮躁的毛病,为孩子树立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总之,做事情不踏实、浮躁是一种坏毛病,因此,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远离浮躁。
上一篇:告诉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
下一篇:教孩子控制坏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