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地位?是财富?是权势?还是美貌?不,都不是。人最宝贵的是拥有一颗跳动的心。这颗心若具有可贵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就不会蒙尘,不会让人行动失去方向。宽容大度的人,会以宽容的目光欣赏生活,体谅他人,是因为他有一颗宽容的心;心地善良的人,对谁都伸出友爱之手,是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人友善的人,身边不缺少朋友,在困难时有朋友帮忙,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心。
人以“度己”之心“度人”可得到理解和体谅,是一种爱心的付出。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说:“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宏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而这一切源于人人有仁心、爱心。
中华民族向来崇尚以德容人、容己、容天下、容万事。但做到“容”是极为不容易的,这需要有一颗“伟大的心”。人的心也要修炼,倘不修炼,会生锈,会蒙尘。容人容事看似容易,能做到非常不易。因为,包容之中,心会无形中显示着一股深邃;深邃之中,透露着大气;大气之中,又彰显着无尽的力量——这是心包容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历史上,有气度、有涵养的名人良将灿若群星。据史书记载,三国蜀将蒋琬是一位心量很大的朝廷重臣。蒋琬的部下杨戏是一个性格狂傲粗疏之人,蒋琬与他商量事情,他常不应不理。有人看不过去,就对蒋琬说:“杨戏真是太不尊敬你。”蒋琬说:“人心的不同,正如人的面孔各异一样。表面上服从别人,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引以为戒的啊!要让杨戏赞同我,这违反了他的本性,要杨戏说反对我的话,又凸显了我的错误,因此,他只好沉默,这正是杨戏耿直的地方啊!”位高权重的蒋琬看人心能如此,充分说明他的心胸宽广;他能如此处事待人,足见其心量之大。
心量依于德行,一个德行很高的人,其心量必定很大。心量大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因为心量大的人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很好地化解矛盾,消除争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宋朝的韩琦一次与范仲淹议事时,因意见不合,范仲淹拂袖就要离去。此时,韩琦自后面一把拉住范仲淹的手,说:“有什么事不可以再商量呢?”韩琦满面和气,范仲淹见此,怒气顿消。
人非圣贤,何况,就算是圣贤也会有一失之时,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宽容别人的无礼或过失呢?如果我们有韩琦的心量,那么有何事不能办成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德国一次军队庆功会上,一位年轻的士兵斟酒时不慎将酒洒到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那位士兵顿时吓呆了,会场中一片寂静。但是,乌戴特将军并没有生气,他轻抚那位士兵的肩头,说道:“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能生头发吗?”全场立即爆发出一阵笑声,人们紧绷的心弦松了下来,盛宴又恢复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从乌戴特将军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心量之大。试想,如果乌戴特将军认为将酒洒到自己头上有损自己的尊严,大发雷霆,严词训斥,那么盛宴上会有怎样的气氛?他又会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所以,后人称赞乌戴特将军是一个有涵养、有心量、有胸怀的人。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学会以“度己”之心“度人”,即不管是与陌生人相处还是与熟悉之人相处,都要体谅对方。就算别人冒犯了你,事情已经发生,就要理解、原谅别人,甚至要宽容别人的过分之举,拿出自己的善良之心,千万不可不分场合,劈头盖脸地指责他人,这样只能引起他人的反抗,甚至引发争执,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心地善良、能包容人的人,一定会让他人从心底对你肃然起敬,无形中让自己的形象高大起来。即使他人冒犯你也会发自真心地向你表示真诚的歉意。
心的善良、包容不是天生的,它关乎人的德行,也关乎人的见识,有德识者方能有大心量。而德行需要靠人不断地学习、培养、提升,才能慢慢养成。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越发展,形形色色的带有强烈个性的事物就越多;社会越进步,每个人的个人色彩就越浓。所以,要维护社会的和谐,就需要每个人都提高修养,要正心,不让心蒙尘、生锈,养成高尚的品德,具备大度的气量。我们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看不惯他人的行为但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社会由人组成,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推动社会进步是人们责无旁贷的重任。如果心善人美,社会就会和谐发展,如果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心不美,社会发展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心的修养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培养和提升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培养心的好品性,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地做起,日积月累,这样,我们就会慢慢养成善良的品性、慈爱的仁心,拥有更轻松愉快的人际交往氛围,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
上一篇:唯正己所以化人,唯正心所以修身
下一篇: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