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之前该想清楚的3件事情
最近大家热议的一件事情就是,联合国认定1992年出生的人已经可以被称为中年人了。一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丝无法抑制的焦虑。
中年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按照古人的逻辑来看,中年即是你人生进入收入稳定、家庭构建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事业隶属上升期,三十而立。
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即便很多人已经步入中年,却无法摆脱三十而不立的现实。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没几年,积累并不充足,在公司人微言轻。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收入刚好抚平生活,却开始面对房价的高不可攀的事实。
有时觉得人生这条路就好像是坐过山车。30岁之前走得是爬坡的那一段路线,看似艰难实则是不断积累和历练的过程。然而过了30岁之后,就像是过山车的后半段,飞速前进,不留给你须臾的时间。
我一直觉得30岁是人生的分界点,是如沐春风和寡淡如水的天然界限。
当我20岁的时候,与人聊天偶尔也会慌张,但那时候的慌张大多是慌张给别人看的。20岁,人的情感和神经总是那么发达,再小的悲伤都能逆流成河,总是喜欢掰着手指头算,离30岁只有10年了,要加油!
但是到了30岁,当跟人聊起来,那种慌张感却是实实在在的。我觉得24岁是一个坎,过了那个坎之后,以往觉得离自己还远的东西却以一种咄咄逼人的姿态向你靠近。
20岁之前你想得多一些,可以被说成是文艺;20岁之后,你多想一些,就是理所应当。因为大家都在想,而且比谁想得快、想得多、想得好。
这种攀比“想”的东西无形地存在于你我之间,像警钟时刻在耳畔长鸣,就算你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自己未来的那个TA还有你的孩子多想想。
最近无意间看到TED的一个视频,大致是在阐述这样一个主旨:
“20岁,选择你的事业,选择你的家庭。也许你会认为30岁是一个比20岁、25岁更好的安定下来的年龄。然而,20岁的时候,生活就像抢板凳的游戏,大家跑来跑去乐在其中,30岁的时候突然音乐停止,大家一个一个开始坐下,也许你就能找到距离你最近的椅子赶紧坐下。”
想要有所成就需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一个清晰的计划;②不够多的时间。如果一切都等到30岁,那么30岁什么也不会发生。
突然觉得自己就像在抢板凳中玩得太high,甚至是自high掉的那一类人。当我20岁的时候,我觉得25岁还很长,我努力地规划,也努力地为不好好执行找理由,因为我觉得离25岁还很远。
这些理由包括,“今天心情不太好,要不看点喜剧缓冲一下;今天来大姨妈了,我觉得我可以在床上窝一天;早上太冷了,6点30分准时叫我起床背单词的闹钟响起,我快速地按下闹钟决定再多睡一会儿,要对自己好一点;说好要减掉‘游泳圈’,回到家里也并不晚,可以做几个仰卧起坐,但却肆无忌惮地觉得明天再开始也无妨,于是爬到床上疯狂地刷起朋友圈……”
这一切万恶的行径的指导思想在于,我坚定地认为时间还长,我30岁的时候会达成我的规划,能实现我想实现的,做到我想做到的,学会我想学会的。
但是会吗?并不会啊。
当我25岁的时候翻开20岁时规划的蓝图,发现没有几项真正地做到时,我意识到,除非为之努力,否则当我30岁的时候,根本无法完成规划的蓝图。
左手不摁起几个槽,想用吉他流畅地弹出《卡农》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中午在食堂和同事闲聊,某某年纪轻轻已经构建团队、融资千万云云,好有经验啊。我答道:“不难啊,关键是有项目做,有团队管,有方案出……”
所以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总得有所为,才可为吧。
平复下来,我明白自己在焦虑什么。正视焦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不希望自己30岁的时候什么也不发生的话,明晰计划和有限的时间,抓住这些有限的时间竭尽全力去做。
经常在朋友圈里面看到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another在英语里面既可做介词,也可做形容词,表示“又一、另一个”,“another day”可表示“又一天、吉日、全新的一天”。
整句话的意思可引申为,“别发愁,别担心,去的终将会去,来的终将要来,闭上眼睛,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所以你该浇花浇花,该施肥施肥。”
对此我不太认可,我只想说:“不要一味将计划寄希望于明天,而你浪费的每一个当下,终将成为回不去的昨天。”
那么,20~30岁的人该想些什么呢!总结下来是想三个不想!
1.你不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经常听到一些作者会说这样一句话,“你要知道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你就去啊!”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人,经历和阅历有限,你让他准确清楚地描述出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很困难的。
就如同你都没有富有过,怎么能做到对物质世界从容呢?按照普通人的履历来说,25岁的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从老家来到A城、B城,抑或是A国、B国。认识了一些聊得来的朋友,结识了几个对自己有帮助的导师。初尝到生活的不容易,但还不知道究竟有多不容易。
相比直接选择来说,排除法会更容易一些。
比如我不喜欢朝九晚五常规的固定生活,所以我不会去选择稳定的编制内工作。同样,在生活习惯上我不喜欢空间被占用,希望有足够多的私人空间,所以我尽可能不去跟别人合租。
二十几岁的人,你让他一口说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实在是不太容易。但是他或许可以告诉你他不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朋友小A,毕了业之后在一家大型公司上班,恰好分到了一个新成立的项目组。项目组日常的事务繁多,经常加班。小A是个极其文艺的人,在参加工作之前经常旅游、混各种社交圈。生活丰富多彩,聚会是家常便饭。
但因为工作的原因,小A不得不牺牲很多个人时间和改变习惯。刚开始他也跟我抱怨过几次,但每次抱怨过后还是乖乖地继续回去工作。所以我一度以为这只是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而已。
所谓的成长,就是牺牲和放弃你看中的事情,去做一些你不太感兴趣的事情,以实现未来能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但最近我听说小A还是选择辞职了。
我很好奇问他为什么?
他告诉我说,也许他不清楚自己未来会去做什么,但是他十分清楚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和过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无法忍受二十几岁的日子就这样在两点一线中流逝,他也不觉得在一个方向不清、目标不明确的项目组中争利益有什么意义。
2.你不想做哪些事情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仅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那你就永远没有办法成长。”
细想起来,觉得有些不够严谨。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对于刚涉入社会的年轻人,也许吃些苦多尝试一些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是鞭策自己成长的一种方式。比如让你单独去做一次谈判、独自领导一个项目。
慢慢你会发现,推动你在某一个领域真正有大的建树的东西一定是源于内在的动力,就像是早上叫醒你起床的一定不是闹钟,而是梦想。人慢慢上了年纪,就会发现没有必要事事都去迎合他人,因为迎合以及对所有的事情来者不拒,只会使你牺牲更多去做自己想做事情的时间。
近来跟同事聊天,他诉苦说很希望结束手里的项目去踏踏实实钻研开发产品。我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他跟我说,他不喜欢每天活在压力之下,跟一大堆人来回“车轮战”,时刻神经紧绷预防老板的各种突然袭击。快30岁的人了,如果一件事情你不想做而且有绝对充足的理由不做,那么就不应该继续做下去。
我在做产品前,曾经做了一段时间的VIP英语培训师,我清楚地记得一次为时2小时的课程结束后,我突然觉得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毫无兴趣,并且非常排斥,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做这样的培训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于是我果断辞职,才有了我现在这份工作。
3.你不想成为哪一类人
工作过两三年之后你会慢慢发现,人是可以被归类的。有些人是事业进取型,不管婚否有没有孩子,始终工作第一。没日没夜地加班、做方案都能时刻保持鸡血满满,他们享受每一次方案落地、被上级通过认可时的那种自豪感。有些人,希望工作和事业有一个绝对的分界,不那么醉心于争名头,奋斗得很优雅。
我不觉得哪一种是绝对不可取的。只要是你想要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
身边有不少朋友,并不是天然的“战斗机”型选手,但每每看到周围同事高升,却流露出一种怪异的“酸葡萄”心理,讽刺说这人就是很功利,跟自己比也没有强多少。
其实我觉得这大可不必,每个人有不同的轨迹和发展路线。只要你明确自己走的方向是符合预期的,就是好的。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你人近30岁还两手空空,没搞出来个什么大名堂;而是你明明不想变成那样的人,却离那样的人越来越近。
但是用这样的排除法把不想要的东西踢出去,方向会清晰很多,对未来留余地,对他人有宽容,对自己有约束,我们始终还在路上。
上一篇:26岁那年,我在北京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下一篇:一个人背井离乡,才是升值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