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改变更难的,是改变思考方式
01
社交关系链中有一个推论,通过6个人,你可以认识到美国总统。其实从技术层面,这是可以实现的。不光如此,放到现实生活中对于某些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也同样适用。只是很多人并不能清楚地理解这个原理,仍然选择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求知和定论罢了。
朋友托我帮她买了一台美版电子阅读器,到货前一天晚上,我手机里显示有她3个未接来电和若干条信息,因为加班忙碌没来得及回复,我点开一看,清一色是在询问一个问题,即美国版能不能像中国版一样支持在中国官网正常下载书籍。
看到这个问题,我根据常识先做了一个判断,既然都是阅读设备,只是生产地不同,应该是支持不同地域官网下载的。但是为了确保我的判断无误,还是准备到知乎上去查一下。可就在点开知乎的一瞬间,我突然有点生气。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朋友为什么不自己去查询,我又不是百科全书。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不会的东西网上查询一下就可以解决,还需要如此兴师动众地打这么多电话吗?
于是,我关掉知乎,在微信里简单给她回复了一句,自己去查,外加一个鄙视的表情。
事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对于这么简单的事情,却有人宁可花很长的时间等别人找来现成的答案,也不愿意立刻动手自己去找答案。事实上,我朋友不是第一次做出这样的举动了。在跟她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很多事情,她应对的思维模式都是问题——搜索答案——无果——悬置。长此以往无果和悬置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因为每个人的可识别知识领域是有限的,就连那些对于各自领域非常精通的人也会存在知识盲区。而学习这一件事情,绝对不是通过一个暂时的结果能够衡量的,它是一个延续的状态,你可以说这一刻你学会了什么,但你不能说你这一刻就完成了学习。
所以,长期采用只探究可预见和可知范围的响应机制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向度就会越来越窄。而人的信心和自我怀疑都是可累积、可延续的。比如,对于一个做成过一件事情的人,下一次再次做好并且做出成绩的可能性要比一个从未做成过一件事情的人的概率大。因为信心是一种可延续状态,自信是在若干次成就基础上叠加的良性自我认知。对于长期不主动解决可知领域外的人来说,慢慢就会认为我不了解的,就是我无法了解的,我目前解决不了的,就是我永远解决不了的。
这是很可怕的一种思考方式。
其实人一生求索的过程,更像是探险的过程,你的目的是找到终极可依赖的状态,这种状态往往是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质感,人生过得有意义,做成你在乎的事,保护你在意的人,就像你想去获得和掌握某种知识,某项本领一样。但是区别在于,有些人在实现和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不断调整和改变战略战术,用穷举的方法获得他想了解和知道的东西,而有些人却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搜寻答案。自然,对应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可预见的范畴里。
02
因为没有,所以要去找到;因为不会,所以要去学到;因为不够,所以要去得到。这是长久以来指导我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学到一个单词,serendipity,它的英文解释是,Plan to find something but find something else.用中文注解是,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单词很好地解释了在探寻结果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给行为路径甚至结果带来的差别。
当年在备考托福的过程中,因为是完全自学,所以从理解这门考试的每个科目、规范,甚至考试要求,到每个科目、每类题型的具体答法,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总结出来的。
没有老师在身边可以随时答疑解惑,于是就只能去网络或者图书馆找资料查询。主动去思考,用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最新资讯,然后根据判断,选择了一些知名机构官微、名师微博、出国留学论坛、自助学习小组。
在关注一些机构微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发布的内容是有机可循的,有考试资讯,有资料分享,有答疑解惑,还有考前预测等。每个类别,又会转发不同老师的内容,顺着这个线索下去,就会有针对性地关注一些老师及一些垂直领域。
积累的过程就是这样的,你通过一个点作为突破口,在掌握它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有意无意遇到一些其他路径和线索,而有心的人,会记下这些寻找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路线,顺势走下去,直到发现下一个柳暗花明。
所以当我考完托福的时候,我不光知道每一门科目的考试类型,答题技巧,考场会出现一些什么状况,考试时需要提前准备什么,不能带什么。同时,还积累了一个丰富的资料库,每个科目对应下来,都有相应的题目、资源、衍生读物等。这对于后期我从事培训工作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能用更少的时间,找到想要的知识点和信息。
抓住意外之喜,把“没有”看成一个指令性动作和目标,缺乏什么就去补充什么,没有什么就去争取什么。
03
我认识一个编辑,是我第一本小说的策划。在我撰写那本小说的过程中,经常跟她在网上交流沟通。在当时的交流过程中觉得她是一个思维活跃、观点鲜明、逻辑清晰以及爱表达的人。每次跟她沟通,我都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点,当时我还没有见过她,但她给我一种非常自信、活跃的感觉。
后来我的小说出版之后,约她出来见了个面,地址约在东城一家别致的小餐馆。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因为先前多次在网上交流,所以感觉和她已经完全熟悉,就非常自然地跟她说话沟通。但说着说着,发现哪里不对。
她话很少,基本上是我问什么她答什么,而且每个话题都给我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席间我不断抛出新鲜的话题,希望她可以对此发表观点和评价,就像她平时在网上那样,但她都是草草带过,轻描淡写。这顿饭我吃得很辛苦,眼前的她和我平时对着电脑交流的她,完全是两个人。
以前听过一个说法,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更多的是思考方式的碰撞,在同一个思考高度上的人,接触起来,自然会觉得轻松、融洽、不那么累。而大部分的沟通和相处,都是不同高度上的思考方式不断推让和瞧不起的结果。
后来我们吃完这顿辛苦的饭,便挥手分别了。
在路上我不禁开始思考起一个问题来,有一些人,就是不擅长表达,不喜欢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即便自己对此有另一番看法,也会选择站在多数派一边。他们认为只要不表达,就不会承担那么大的风险,躲在一群人背后,就是最保险可靠的行为。
但这只是逃避缺陷的权宜之计罢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问题。一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就像是两个方向相反的能量积累,我更愿意把两者比作地貌中的高原和裂谷。这不难理解,当你在某方面具备极其优异的技能和特长时,你做此类事情会比他人轻松容易得多,从而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和发掘其他领域的东西。
同时,技能和知识通常是可迁移的,你在这个领域具备了领悟力可以平行移植到其他领域去。这就像是板块之间不断地撞击,只会挤出越来越高的高原;而对于某个领域技能你不擅长,选择逃避它,那么从事这个领域,你会比他人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于是你关注其他领域的时间和能力就会减少,同理于领悟力迁移的原理,你在这件事情上少了一些领悟技巧和方法,那么能够衍生到其他事情上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这就好比裂谷,因为一个缺口,于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和流逝,只会越来越大,距离就由此产生。
所以,对于不擅长的东西或者不敢尝试的东西,采取听之任之的方式,而不是变换思路,迎难而上,那么你不擅长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
改变这个词,在英文中是change,通常会搭配一个从什么到什么,即从什么样的状态改变为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所以改变往往伴随的是空间的转移或者状态的变化。
但改变终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无论是思维的改变还是状态的改变。
这让我想起一个好笑的段子,美剧《破产姐妹》里有这样一个片段,Han问Max,都下午两点了,你为什么还不换上你的制服?他用的是单词change。而Max回答说,春天快来了,你为什么还不变成蝴蝶呢?他用的单词也是change。在剧中,因为Han很矮小,经常被Max和大家伙嘲笑,甚至被比喻为小矮子、小蛾子。所以,一个小蛾子想要变成花蝴蝶有多难,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就有多难。
关于改变,很多人想当然地理解为,改变不就是行动吗,去做就好了,结果往往是尝试一番之后便草草收场。比如,一个人想减肥,想让自己变得苗条又好看,她首先想到的是去健身房,给自己报几门运动量大的课程,以达到让自己改变的目的。但她没有意识到,导致她懒惰或者胖的原因,是因为意识层面不具备用意志力克制欲望,拒绝难为自己,不限制满足自己所致。所以,思考方式不发生变化,报再多的课程,最终还是坚持不下来。
真正的改变是先转换你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切实地立刻行动。因为意识就是左右和支配行动的,你害怕出糗,在意他人的评价,那么你肯定很难全面展示自己,比如当众又唱又跳。
改变自己,先从改变思考方式开始,不要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可预见的范畴里。
抓住意外之喜,把“没有”看成一个指令性动作和目标,缺乏什么就去补充什么,没有什么就去争取什么。
优劣势不是静态的固有模式,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可控状态,及时制止劣势和不擅长因子的扩展。
上一篇:期待你变好的,一定不是当初放弃你的那个人
下一篇:毕业头几年,决定了你的职业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