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头几年,决定了你的职业天花板
经常有人会问我这样的问题,毕业后想进入一线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毕业季应该如何准备?也有类似这样的提问,我想要找一线公司的工作机会,有什么方法、看什么书能帮助我实现这个目标?
经历过数百场校招面试,跟来自国内外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人过招之后,我强烈地意识到,毕业时的求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读时期的全部经历和认知,而为优质岗位争夺的激烈竞争早在入学的时候就悄然展开了。
1.早行者
大四毕业找工作前夕,身边很多同学开始制作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份简历,没有太多经验,开始请教老师和同学。身边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大四时候的实习简历是他们的第一份简历,面试也是第一次面试。带着像白纸一样的神情参加各大企业的面试,跟那些早就在大型公司做过实习、兼职的人去竞争一个岗位,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我的第一份简历制作于大一上学期,用于应聘一份PR实习生的工作。说实话,任何事情没有人从一开始就会做,都是在不断试错的经历中总结和提炼的。那时不会写简历,动笔写了几行就发现写不下去了。
思考之后我想到了两个思路,第一是反复对照招聘岗位的要求,并换成招聘方的视角去思考,每一项要求列举出其背后的用意是什么,他们想要招什么样的人。换位思考,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捷径。
第二,我想办法找到做此类岗位的高年级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并向他们要来了简历进行对比,借鉴他们的简历形式,建立自己第一份简历模板。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好的简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
并不是所有你认为好的、可以彰显个性的东西往简历上写,也并不是写得越多的简历就越好。有的放矢地提炼最能展现你业务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关键信息才是最主要的。
面试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人问我,如何在面试过程中做到像你那样轻松自如,随性发挥?其实最初我也并不能如此轻松地掌握这项技能。只是在我先带着疑问和不足练习过了。
在正式找工作之前,我参加过多次面试,有培训机构的、有公关公司的,还有媒体杂志的。记得第一次参加完一个面试之后,被问及一个知识储备以外的问题时,当时心理素质和处理方式方法还不完善的我,立刻语无伦次、面红耳赤起来。
那次语无伦次和面红耳赤的经历虽然让我备受打击了好一阵,但也及时地让我感受到面试过程中与面试官思想交锋和碰撞的刺激,意识到知识面储备和临场应急把话题引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的重要性。
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并把这次教训当成宝贵的经验。后来在无数次大企业面试中,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轻车熟路地化解了。
做一个早行者,可以提早地暴露问题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2.“清教徒”
读高三的时候班主任给我们请来了一个学长做分享。他高考发挥失利,去了一所二类大学。很多人认为一张试卷定终身,一次成败分胜负。
但他却不这么想。
进入大学之后,虽然没有清华、北大这样一线的平台,他却自己创造机会,像一个“清教徒”一样拼命地摄取知识和信息。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看书、研究课题,课下参加校外分享活动。
当周围的同学在为失恋买醉、为相恋狂欢,为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时,他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北大研究生保送名额。
尽管刚开始是进入了二类学校学习,但毕业时,他的起点已经完全不同了。
很多时候,人需要一些类似清教徒一样的定力与意志,排除其他的干扰和诱惑,专注于内心的小小领地,去不断耕耘和完善。
3.偏执狂
还有一位朋友,他大二的时候已经是某家一线咨询公司的自由职业者,开始接各种案子,并且在校内广泛参加工作组织和活动,曾经代表学校去新加坡开展学术交流。
他立志成为一名一线优质咨询师,并为此努力奋斗,甚至走在街上看到任何一件商品都会忍不住去构思这件商品是否还有更好的售卖方式,方案是什么,有什么差异化。
这使我想到马云,大家都知道他的英语很好,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是师范生的缘故。为了练好口语,他曾经在西湖边上与前来旅行的外国游客对话。甚至为了防止被他们拒绝,他竟然拿着书在那里念,并故意把一些词的发音读得很奇怪。
这样一来,一些外国朋友听见了就会忍不住前来纠正发音。于是聊天和沟通就自然展开了。
偏执狂身上有一种品质,但凡他们认定的东西,就不会轻易放弃或者调转方向。持续地在一个领域耕耘,早做准备,你的知识储备和见解自然远高于其他没做准备的人。
并不是说为了在毕业时得到一份优质的工作,就让你完全抛开个人偏好和性格特征,把自己变成早行者、清教徒和偏执狂。这三点只是从众多成功人士身上归纳和吸取的共同点。
我们完全不必为了成为这样的人而刻意为之,但是需要明白的事情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成功的案例背后绝非是偶然因素作为的结果,求职是这样,跳槽是这样,转行、创业亦如是。
如果按照自己原来的习惯和方式去学习和生活,跳不出舒适区,则很难有大的突破。所以如果你有目标,那么不妨试试学习早行者、清教徒和偏执狂身上的一些特质。
上一篇:比改变更难的,是改变思考方式
下一篇:永远不要去逼一个人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