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职场的第一门课:请告别你的这些“学生思维”
在职场待的这几年,见过无数种人,有果敢的、有柔弱的、有唯唯诺诺的、有狐假虎威的、有莽撞的、有天真的、有无存在感的。有每经历一个人,就像是经历了一个故事,他以自己的方式作为,你却以受众的形式感受。
最终,他所有的作为作用到你身上,你所有的反应决定了你是哪一类人。
这里套用《欢乐颂》中的一句台词,职场如同江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职场有职场的原则,如果不懂规矩,只会被淘汰,有时候年轻并不是一种优势。
对于刚入职场的新人,虽然没有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就要任人指挥。其实工作中的“老人”和刚进入职场的“新人”相比,抛开实际积累的项目经验外,更多的差距是思维方式的差距,即新人可能沿用以前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相处的学生思维来应对工作中的老板和同事。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在职场中学生思维是不太受用的,甚至有时是会束缚你的发展的。那么具体来看,职场中的学生思维有哪些?又应该如何摆脱这些思维呢?
1.最后期限不代表你任务的完结
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完成的课题研究、作业以及对于某一科的考核,都是由老师统筹安排,给我们限制一个最后时间,来推动我们完成的。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地完成任务,然后获得老师的好评并得到高分。在这样的模式下,只要我们按照要求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就能获得好的成绩,这导致了我们慢慢认为,这种被动式进取就是进取的唯一模式。
换句话说,如果你被要求完成一个课题研究,采用实际调研或资料引用的方式均可,只要在各个方向上面研究的深度够,推导的逻辑严密,同等高质量地完成都可以获得高分。于是就慢慢形成了只要在要求时间前高质量完成既定方案就可以了,至于其他备选方案,后续进一步跟踪研究,实际效果怎么样,我们不会太过关心,因为只要拿到高分,就一定程度意味着这项任务顺利完结了。跳出原有模式去做更多探索变成了额外的附属品。
这是学生时代我们形成的一种习惯,即等待被安排和在限定时间内促使完成。
然而工作中却并非这样,一个项目的周期和一个产品的迭代并非是设立一个最后期限就可以完结的。事实上每一个项目周期,每一个季度都会有对应的指标和考核标准,同样,对于你所负责的项目本身也有其需要承接的使命和任务。
在接到一个新的任务时,学生式思维会按照原先的模式极力推进,以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而不会去想为什么要做?目前产品市场状况怎么样?竞品的市场状况如何?可以使用哪些方法?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方法?完成后后续有哪些跟踪效果的措施?预判可能会出现哪些效果?可采纳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名为《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五万》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让我印象深刻,原本我以为她会拿出一份80分的产出,而她却做到了120分,而且最难得的是,每个人都努力做到120分。
通常情况下进入一个公司的新人,在初期会有一个类似于指导者的人来带你入门,告诉你基本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论。然而久而久之,这样的指导者会变为你的同事,不会再有人来提醒你和协助你。而当你的产出仍然是在限定时间内作答,没有前后跟多深度的思考的话,就会与老板的实际预想产生巨大的差距。
2.暴露风险不是为了兴师问罪
小时候如果我们做错了一件事情,比如考试考砸了,东西弄丢了,或者在学校里和某个同学打架了。回到家里面对家长提问,今天一天过得怎么样时,我们通常是心慌意乱,且不敢讲出实情。
只要家长没有发现,我们还是更倾向于用“挺好的,还不错”这样的话敷衍过去,以免暴露了真实情况被家长责问。
虽然进入职场的人距离这样的经历已经很久远了,然而这种害怕暴露问题被兴师问罪的心态却仍然存在。
我曾经合作过的一个团队有一名工程师,平时合作的时候给人一种勤奋积极的样子,大家对他的印象都非常好,但在几次合作对接中,每次项目存在风险,比如在原定时间节点内因为人力吃紧或者前期研发预留时间不足等原因导致项目要被延迟时,或者被用户反馈了一些已知问题时,他都不会主动给团队和老板暴露风险,一直要拖到最后时间节点,所有人力物力都准备好要做下一步上线工作时,大家才发现原来现状离上线还有很大差距。
其实这样的行为就是一种不敢暴露问题,害怕被兴师问罪的表现。然而,这样表面看起来可以避免因为暴露了问题而被问责的风险,长期下来实则对于个人成长以及在团队中的口碑信誉都是很有影响的。
最关键的是,工作几年的人都非常有经验,是谁的问题其实都能看清楚。而每个人也永远不会在一家公司、一个团队待一辈子,总有一天会去到新的环境去接新的团队和项目。如果一直带着这样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会撞到枪口上的。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合理地做好风险控制呢?
首先,在项目启动之前做好准确全面的预判,你给出时间点前一定是反复确认和核对准了的,而不是随随便便拍脑袋想出来,结果到了具体实践的时候发现并不是那个样子的。
记住,很多时候在工作中你给出的并不仅仅是时间点,更是你的个人信誉和口碑。
那么在准确给出时间点后,可以在项目中用口头或者线上的沟通方式对时间点做一个周知,并对风险做一个提前预警,这就是“丑话”说在前面,风险前做好预判和预估。
其次,每个时间节点定时检查,有条不紊地记录进展。
项目是分周期性的,拿互联网产品开发为例,我们通常的时间周期分为了需求收集阶段、需求讨论和确定阶段、需求文档撰写和设计方案实施阶段、需求评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和最后的上线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会存在对应要去完成的任务项和时间点。那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在项目推进的每个阶段都会定期去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如果有遗漏和延迟会做到及时暴露。
3.敢于主动挑大梁
刚进入职场的前三年,你会发现一个现象,主动承担更多责任、风险和事务的人,往往是成长最快的人。
挑大梁不仅是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同时还要界定和规避低效率重复劳作。奥卡姆的威廉说过,对于可以用不多的精力就能完成的事情,过多的投入就是愚蠢。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虽然有十年的工作经历,却在执行力、锐度上远不如一个只工作了三四年的人。原因在于,工作中所有的成长和蜕变是和项目本身息息相关的,最高效的成长一定是和项目一起成长;时间的长短并不是衡量工作效能的唯一标志,对于一个从零开始接手跟进一个新兴项目并在这个过程历练、总结的新人,并不比一个在稳定成熟项目中以消耗时间来权衡产出的人差。
承担责任和风险其实和人性是有一些违背的。人性的本质很多时候在做选择时会趋利避害,衡量投入产出比,降低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然后在工作中,尤其是前三年,它并不一定是一个适用的准则。
参与更多和承担更多的目的是为了使你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比别人接触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用一年的经历实现别人两三年的能力增长。这看起来痛苦,实则是蜕变和成长的机会。
4.跳出舒适领域
切勿用一种身份锁定自己。比如我身边有很多搞研发的同事,在跟他们聊及程序和一个需求的实现时,他们侃侃而谈,并且会为如何更快更巧地实现一个功能而高兴得意。
然而一旦谈及他们专业外、行业外的其他东西时,就会发现他们很难跟上你的思维节奏,无法产生共鸣,而他们自身对这些也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只要在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做好就可以了。
而且最为可怕的是,不光是工作本身,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模式、套路也具有一以贯之的特性。比如,吃饭的时候都是和工程师一起,不会和其他工种的人一起吃饭,每天固定去那几个吃饭的地方,不会尝试新鲜的体验,更不会刻意培养自己拓展跨领域的社交和人脉圈。
跳出舒适区的另一种说法是,你要不断去做你技能池子以外的事情。比如当你刚进入工作时,用Axure画一个逻辑清晰严密的原型图对你来说是知识盲区,是你舒适区以外的新技能,那么当你学会掌握并且熟练使用后,就不能停滞于已掌握的这项技能本身而不去开拓新的业务能力了。
5.拒绝低效产出
工作中不免会见到这样一类人,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总是在加班,但是事情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延迟,无法如期完成。实际上,低效的产出比高效的偷懒还可怕。
我曾经对接过一个设计师,在外人眼里他有点不务正业,在办公区养花、养多肉,时不时还带个照相机来拍照。他不会经常加班,更不会一直坐在工位上对着电脑抠图。相反,他的工作弹性非常好。虽然他不是常人眼中的勤奋员工,但是他交付的设计稿的质量却总是最高的,而且都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当然,我也对接过这样的技术人员,每天加班到十一二点,甚至有时候周末还去加班。总是坐在工位上,除了正常的吃饭和上厕所,似乎哪里都没有去过。可是他的代码质量却很差,总是出现各种问题,并且多次因为时间预估失误而导致项目延期。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和我们读书的道理是一样的,有些人每天都把自己埋在书海中,看书做题,然而成绩却不见得提高多少;而另一些人却在学习之余还会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看书、学琴、进行体育运动。
其实,衡量产出和成效的方式是结果导向,并不能够单纯凭借消耗更多时间作为判断依据。勤奋只是员工表明工作立场的态度,但是如果只是勤奋却低效,也是极其不可取的。
那么,如果希望可以避免这样的低效产出,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首先,你需要分清工作优先级。
如果在同一时间内接到领导派来的多项任务,你应该自己根据经验和已有项目进展情况排列出来一个优先级并对应给出为什么。这里的优先级一定不是拍脑袋想的,它是根据资源可获得情况、你自身的实力、团队实力及某些风险预估来决定的。
确定了优先级后应该立刻和你的上司进行沟通确认。如果你们的思路一致,那么你应该做一定记录,比如发一封邮件或者书面形式周知一下涉及项目的其他同事。如果你们的思路有出入,应该了解区别及原因,并快速达成一致,确定结论并按照第一种方式周知其他项目成员。
其次,合理分配时间,不做重复的无用功。
事实上,很多工作中的低效是因为大量重复的无用功导致的,这跟个人工作习惯相关。比如,同样是做数据,有些人做完一天的数据后会把它放入总的数据池子,并且删除在做数据过程中废弃掉的文档,避免过后混淆。但是有些人做完数据之后,就立刻关掉电脑丢在一边,时间一长,等再次被问及数据时得去电脑里找半天,而找出来的很多是做数据过程中废弃的无效文档。
这其实是工作习惯问题,从小的事情开始,有条不紊地记录和整理自己的工作库,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效产出的人。
最后,从你是谁到你还能是谁。
你是谁其实是身份认知问题,而你还能是谁是突破已有身份认知,创造更多身份的问题。
之前在一款职场应用里回答过“如何看待10个应届毕业生中有8个想当产品经理?”这个提问被广泛转发。
其实,提问本身不是应届生和往届生从事产品经理比例的问题,而是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认知,放大了说,是对职业的认知。
产品经理在我看来只是个角色代号,工种名称而已,叫经理不科学,其实叫“设计者”更贴切。当然了,从设计者到经理,再从产品经理跨越成为好几个项目的负责人,那是行业内职业发展纵深路径的问题,不是这个角色本身。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深受感触,大概引用一下这篇文章里面的部分内容:“马云马伯伯喜欢打太极,并用太极文化来辅助自己的经营;史玉柱叔叔除了工作就是玩游戏,还通过玩游戏抵御了很多诱惑;王石王叔叔就更不得了了,登山、航海、飞行样样都来……很多的商业领袖都有自己的爱好,这些爱好可能是他们人生的调剂品,可能是事业的助推力。这些东西在帮助他们,也在填充他们,让他们充满活力,继续战斗。就连国民老公王思聪,看起来天天像个宅男,玩游戏,可他在投资方面也绝对不容小觑……”
一个人应该是多方面的,有工作,有事业,有爱好,人生才不受局限。用老话讲就是技多不压身。其实越是那些大佬们,越难用角色概念定义他们。
然而对于普通人,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定义他们角色的词语,比如开出租车的、教书的、送外卖的、坐办公室的,等等。这么说并不是鄙视这些普通人,事实上我现在也是其中一位。
不要轻易认可自己被一种角色绑定,多学多看多经历,角色越多,你站的高度就越高,而眼界、情怀、格局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从事互联网、任职产品经理,只是一种职业选择,一种角色选择而已,它并不代表什么。按照正向分布的理论来理解,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有一部分去选择这个时代比较火、比较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或工种,这并没有错,但决不能将这行业本身就界定为你的身份本身。
就像《搏击俱乐部》中的一段经典台词:
你的工作不能代表你,银行存款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钱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你只是平凡众生中的一个。
因此,你需要提早做职业规划,将目前现状和未来趋势做联结,要尽快确定在所属行业和公司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以及突破天花板的意愿、可能性和方式方法。并了解当前行业有哪些新的动向,是否和自己目前所处领域有关联,是否有兴趣切入,如何切入。
尽可能早地去思考和回答你还能是谁这个问题。
6.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丘吉尔说过,没有真正的朋友,也没有真正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在职场上,这句话同样适用,此刻的朋友,下一秒可能成为敌人,永远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待职场上每个人。
眼前的朋友转眼间可能变成对立的一方,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出卖你,而当下或许你还猜疑、讨厌的敌人,没准能在关键的时候为你挡刀子。
职场就像一桶水,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高度往上望,但望见的却是不同的景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下一刻到底会怎样没人能真的看得透。
职场生存之道,学会跟“对手”做朋友。
上一篇:转行不是耍酷,你最需要找准合适自己的路
下一篇:非科班出身,我曾这样学好了一门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