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心的指示,以兴趣作为老师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与众不同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常常表现出独特的偏好。为此,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我们往往会遵从心的指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感受内心的喜爱。然而,随着不断的成长,我们从感性变得理性,也从随心所欲变得更加具有自控力。对于那些需要而不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也会告诉自己努力去做好,但是比起做感兴趣的事情,总是少了一些温度和激情,为此结果也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异。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在兴趣的引导下,我们会更加贴近于内心的喜好,在兴趣的引导下,我们即使遭遇坎坷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因为兴趣让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更加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也让我们的内心获得充实感。所以不要因为眼前的小小利益就让自己屈服,而是要始终遵从内心,在兴趣的指引下更加全身心投入地学习和读书。当然,一部分兴趣是天生的,有天赋的影响在发挥作用,也有的兴趣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对于自己原本不感兴趣的事情,只要努力去做到更好,激发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喜爱,就会有更好的成长和更大的进步。没有兴趣的孩子也无须感到紧张和焦虑,只要深入了解自己,就可以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可以有的放矢地发展兴趣,让兴趣在自己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发扬光大。
法国大名鼎鼎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很喜欢昆虫,为此走上了研究昆虫的道路。法布尔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为此他每天的主要生活内容就是去山野里玩耍,也在不知不觉间熟悉和了解了很多昆虫。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法布尔对于昆虫越来越感兴趣,有的时候夜幕降临,法布尔即便已经进入被窝准备睡觉了,也会因为听到新鲜的昆虫鸣叫声而起床去寻找。
7岁的时候,法布尔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学习。在各门学科之中,他最喜欢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之中,他又最喜欢昆虫。有一次,法布尔从父亲那里得到一本关于昆虫的图集,看着画面上印刷精美的昆虫,读着介绍昆虫的文字,法布尔对于昆虫更加痴迷、更加热爱。小时候对于昆虫的兴趣,延续到了法布尔成人之后,他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从未放松对于昆虫的学习和研究,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大名鼎鼎的昆虫学家,才能创作出举世闻名的有关昆虫的巨著。
若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他就不会深入研究,更不会刻苦钻研;而是会在稍微感到辛苦的时候就放弃,就不愿意继续吃苦。相反,若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浓郁的兴趣,那么他即使排除万难也要研究透彻,即使遭遇艰难险阻也绝不轻易放弃,会一直努力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守得云开见月明。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与其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如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也可以主动激发自己对于所做事情的兴趣,这样才能让自己具有强大的力量去学习,并最终做出优秀的成绩。
上一篇:逆境只是人生的“试金石”
下一篇:青春宝贵,珍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