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原作的文字图形美
文学作品(尤其诗歌)的语言符号本身也往往富于图形美。辜正坤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中认为诗歌具有外在的语形视象,包括“文字本身的图画视象”、“诗句的建行形式视象”、“由字、词本身的书写、排列巧妙嵌合拆离而产生的特殊的视象”。汉字是象形文字,富于视觉美,能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生动逼真的图象,而且汉字是方块字,每个汉字所占书面空间基本相当,因此汉字容易排列整齐,外观优美。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图画视象特点最强的诗歌”,汉诗是“诗如画”,它既指“诗的内容具有画意”,还指“诗的文字本身就呈现画面感”。汪德华在“英汉思维方式对其语言、文字的影响”中认为汉字“这个符号系统常常与所指有联系。它的任意性大大低于形态语言,意象性大大高于形态语言,汉字本身就具有‘人文形象的审美信息’”。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中认为汉字“以形写意,而且形声义一体,是平面文字”,重形象既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习惯”,也是“中国文字的一大特点,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寻象以观意’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特点(象在这里指事物的形象,表示类比和观象),它也是汉字习得和认知的规律。‘观象’描绘出人们凭借对字形的视觉知觉和顿悟识别字义的原理——字的形体本身诱发人们对其指称对象的联想。”唐朝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了边塞大漠的雄奇景色:茫茫荒漠中,从烽火台上升起一股浓烟,笔直地向空中缓缓飘去;傍晚时分,一轮圆圆的红日悬挂在黄河的上空,缓缓西坠。“直”、“圆”两个汉字具有鲜明的图形美,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孤烟、圆日的立体画面。“大漠”与“孤烟”、“长河”与“落日”在视觉上形成大与小的强烈对比。
上一篇:原作的审美意象组合
下一篇:原作的神话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