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秋蕊香木樨》咏桂花诗鉴赏
赵以夫
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扶疏月殿影,雅澹道家装。阿谁倩、天女散浓香。十分熏透霓裳。徘徊处,玉绳低转,人静天凉。底事小山幽咏,浑未识清妍,空自情伤。忆佳人、执手诉离湘。招蟾魄,和酒吸清光。碧云日暮何妨?惆怅久,瑶琴微弄,一曲清商。
自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始开悲秋之先声,至欧阳修作《秋声赋》,状尽金风肃杀、山川寂寥、草木凋零之景象;然而也不乏澄明疏朗、生机洋溢之作。南宋词人赵以夫的《秋蕊香·木樨》,便是这样的作品。
桂花虽然没有牡丹的华贵,菊的冷艳,梅的高洁,但是由于它在色、形、香方面的独具特质而深受人们的钟爱,成为诗词的描述对象。当千里清秋金风送爽之际,便有桂花照眼,桂子飘香,面对此种景象,词的开篇推出了一笔白描:“一夜金同,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抓住了桂的色相,在肃秋气氛中突出了它的明艳,使人悦目而赏心。之后用对句状写桂的形体,“扶疏月殿影,雅澹道家装。”说它繁茂分披,疏朗有致,酷似月中神桂,淡雅高洁,苏世独立,而有道家风骨。词中将人世间的木樨与神话中的桂树合而为一,写得形神兼备,一句“阿谁倩”,引出“天女”散香之比,又补以古人焚兰燃桂熏香裙裳的习俗。“十分熏透”极言桂花之香,遂将大自然的玄机加以神化。最后归结为斗转星移(玉绳,为玉衡之误,当指北斗星)夜阑人静时刻,人们犹自徘徊于桂影之间,流连忘返。以侧写方法突出了桂花的芬芳,为清秋增添色彩,让人间充满馥郁。
下片换头,以评论北宋词人晏几道(号小山)的词作开启。晏词有“眼中此别朱颜应老”(见晏几道《秋蕊香》)之句。赵以夫指出它未能认识什么是清秀妍丽,却空自忧伤,以此衬托自己词作格调明朗,识美悟香,因而有“忆佳人……和酒吸清光”之句。忆想与“佳人”相离,“执手”诉说离别苦,“湘”当指湘妃斑竹泪。借指别离之苦。此刻面对明花耀眼,桂香弥漫,月华如水的好天良夜,招来月宫芳魂,天上人间,一番情趣,故有举杯对月,饱览秋光之举。此处将李白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翻化,将地上的木樨同月中的神桂、地上之人与月宫之仙合为一体,颇有一派豪放之气。水到渠成,自然转接,“碧云日暮何妨”一句。世俗将美人的衰暮和名花的凋零相互为喻,而诗人竟道衰也无妨,壮哉甚矣! 全词以“瑶琴弄曲清商”作结,“清商”,既是古音,又是南朝乐府曲名,也指秋风。清明婉丽合成一谱秋风颂歌。与首句“金风”是呈照应连结之势。
咏物词盛于南宋,而又最讲寄托。这首词明咏木樨,于形色之外,突出其浓香幽远、嘉惠于人间的特点,并把所咏之物同神话中的天女、月魄清辉紧密联系,写得振拔豪放,是有所托的。作者久居官场,官到吏部尚书,他不愿昙花一现,而将政绩清和、传之久远的希望寄托于词作。
宋代词论家张炎说:“诗难于咏物,词尤为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湏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在结句,斯为绝妙。”(《词源》)赵词以“秋蕊香”之牌调而咏木樨,可谓题牌精切,上片虽是直接题咏,但不明点题目,比较含蓄;下片宕开一笔,发为疑论,并将人天连结,神驰象外,终不失乐观格调。惜结句离题稍远,笔力不够遒劲,比之名家精品,未致上乘。
上一篇:刘克庄《满江红丹桂》咏桂花诗赏析
下一篇:李曾伯《沁园春乙卯咏桂》咏桂花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