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花·点绛唇南香含笑》咏含笑花诗鉴赏
南国名花,向人无语常含笑。缘香囊小。不肯全开了。花笑何人,鹤相诗词好。须知道,一经品藻,又压前诗倒。
含笑花主要产于南方,故曰“南香含笑”。清人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引《艺花谱》一书说:“含笑花生于广东,花如兰,开时常不满,若含笑然,随即凋落。”《扪虱新话》一书中又说:“含笑有大小。小含笑香尤酷烈。有四时花,帷夏中最盛。又有紫含笑、茉莉含笑。皆以日西入稍阴则花开。初开香尤扑鼻。”现在北方有些地区也有栽培。不过,因为北方气候寒冷,一般只能用盆栽。在园林中一般要在林下或房阴处栽植。也作簪花、窨茶和提取香精浸膏原料。所以含笑花不仅有欣赏价值也有实用价值。
本词一开头“南国名花,向人无语常含笑”两句主要是交待含笑花所处的地域并形象地描绘出它那优美的姿态。就宋代而言,含笑花确实属南方花卉,所以《遁斋闲览》一书中就说它是“南方花木,北地所无者。”所以词人此处所说的含笑花是“南国名花”是合乎实际的。后边紧跟着词人便精心地描绘它那柔美之姿:一是“向人无语”。词人采取拟人手法,先使含笑花人格化:它们迎着游赏之人,静静地立在那里如同文静安娴的少女,端庄持重,安分守己,“半开微吐长怀宝,欲说还休竟俯眉”(刘克庄《含笑花》),显得特别柔美可爱。二是“常含笑”,它们虽然不声不响,但那秀丽俊俏的“脸上”常带着“微笑”,可谓“春风满面喜津津”(刘克庄《含笑花》)。这一笔正好突出了含笑花最突出的特点:花不全开,半开半闭,就象那秀丽的少女微笑时一样,樱桃小口半开半闭,千娇百媚,柔美无比,具有浓厚的人情味,难怪人说它“深情厚意知多少,尽在嫣然一笑中”(《百氏集》)。开头这两句词直接扣题,写明了“南香含笑”四个字,用笔十分精巧。
那么,含笑花为什么会“常含笑”呢? 本来这是由它开放时间短决定的。含笑花一般是在晚间开放,“暗拆花房须日暮,遥将香气报人知”(杨万里《含笑花》),开到一半便开始凋落,因此总是开不完。可词人在这里却没有这样回答,却说它“缘香囊小,不肯全开了”,非常有趣。这里含笑花好象很有心计似的,知道自己香囊小,香气不多,因此半开半闭,不肯完全开放,唯恐自己的香气散尽。
上片这四句词正好二十个字,词人以精炼的笔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含笑花的优美姿态,立意新颖,情趣盎然。
下片开头两句:“花笑何人,鹤相诗词好。”由花写人,又生出新的意境。“鹤相”指宋人丁渭。丁渭字渭之,长洲人,后改字公言。北宋真宗时,寇准为相,丁渭参政,排寇挤取而代之,极力迎合真宗的奢欲,大兴土木,建造玉清昭应宫,用来作迎仙祭神之用。丁渭做玉清宫使,每遇醮祭,即奏有仙鹤盘舞于殿庑之上。……寇准又因为他是汉辽东学道成仙、化鹤归来的了令威之后,并好言鹤仙,所以称他为鹤相。后来人便习惯称他为鹤相。“诗词好”三字写的是这样的事实:由于丁渭迎合真宗之欲,并怂恿真宗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耗费人力不可胜计,加之忌贤妒能,到宋仁宗朝便把他贬到崖州(今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当时此处多生含笑花,丁渭被斥逐后心中烦忧,于是便有诗云:“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这两句诗后来广为流传,为描写含笑花的名句。王十朋为人正直,在朝中任职时刚直不阿,本来对丁渭其人并无好感,但对他这两句诗还是欣赏的。因此便称赞说“鹤相诗词好。”同时“花笑何人”一句词也显然是从丁渭诗中化来,用在此处不仅自然妥贴,而且更有意味。
词的最后三句,是词人的议论:“须知道。一经品藻,又压前诗倒。”“品藻”即品评鉴定等级的意思。《汉书》八七《杨雄传》下《法言目》中有:“尊卑之条,称述品藻。”注曰:“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周书·郑孝穆传》中也有“仍令孝穆引接关东人归附人士,并品藻才行而用之。”两书中“品藻”便都是品评鉴定的意思。此处词人的意思是:含笑花是很美的,丁渭之诗也是佳作,但是现在又经过品评鉴定,人们会发现它更多的美的特质,它的声价也会随之日益增大,这就不是丁渭之诗所能概括的了,远远超过他的诗所表现的内容,所以词人说它“又压前诗倒”,即丁诗也不能尽现其美。这样一写便更进一步突现出了含笑花的美。
这首词在立意上新颖别致。例如说含笑花半开半闭之因不说它花期短,不等开尽便开始凋落,而是说它是因为“香囊小”,不肯全开,这便使词意生新,耐人寻味。另外,词人化用丁渭之诗也很自然,不见切削之迹,也较为可取。
上一篇:孔尚任《咏剪白罗花》咏剪秋罗花诗赏析
下一篇:杨万里《含笑》咏含笑花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