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咏兰》咏兰花诗鉴赏
赵以夫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
世间百花,各领风骚。有的以香艳悦人,有的以风骨警人,有的以气韵动人。兰花生于深山空谷中,不避幽独,自开自芳。而自然山林的滋养更增其美质,它叶色长青,柔中见刚,清索淡雅,以超逸淡远的气韵令人神清意荡,遐思悠悠。古今咏兰之作颇多,有的咏其清逸以自剖孤高,有的叹其幽独而自伤不遇。
这首诗则歌咏兰花超逸离俗、霜节云山的出尘之志,隐约寄托了作者对林下隐逸生活的向往。自剖与自伤者以花兴寄,诗篇往往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诗情低回深曲,借咏物来抒情。这首诗作者更多地以客观观赏的眼光审视评判兰花,花乃是自在自为之物。这样的诗自然难于出色,但作者深识兰花宁远清逸之性,写得优游自然,清韵有余,绝无为文造情之痕,不失为一首独具风格的好诗。因为没有强烈的自托之意,作者不作矫造之笔,平平实实地写了从山野中移到闲庭院,以至被置于几案的一棵初放的兰花:“一朵俄生几案光”,这一句文字平浅,而内蕴丰厚,正道出了兰花质朴雅洁的姿质。盆兰根茎丛生,绿叶英挺秀拔,交覆掩映,锥形花茎顶端开放淡黄浅绿的花朵。鲜润的花片,晶莹如玉,熠熠生辉。整个看去,稀疏有致的叶丛中点缀着浅淡的小花,真是通体的疏朗、清脱,别有一种幽雅清新的气息。将这样的盆兰置于书斋几案之上,怎能不使人顿觉屋室生辉! 这是诗人初看兰花的感受。
一朵初生就这样光彩照人,诗人惊叹了,不禁又仔细观赏起来,又觉它“尚如逸士气昂藏。”诗人透过枝枝叶叶,看到更为动人的美,那清雅的风姿,那贞静的仪态,那宁远超逸的气韵……于是隐然感到一种高人逸士之风。“一朵俄生”与“尚如”呼应,显出兰花气韵的充沛,一个“藏”字,更写出它风韵含而不淫、赏之愈出的幽隐的特色。
诗人赏兰,特别见其气韵,可见是真识兰者,他对兰还有更深的理解。为了写足兰花禀赋的天质,诗人宕开笔势,进一步生发联想:“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这是个转关,但又是个提顿,因为这里的转不是思路向着相反方向的跌落,而只是转换个角度,原来的思维定势没有变,倒是在新的角度上让思路向前猛进了:眼前这闭于斗室的盆兰尚且如此气韵难掩那么,当时它生于雨露天然、长风吹送的山林下之时,又该是何等的清俏芬芳?诗人在新的视点上提出新的问题。可那一幅空谷幽兰的天然图画,不是谁人都曾领略的,因此诗人没有强作解人,他独出心裁地请那独能依伴抚慰幽兰的秋风来品评。这显然是诗人无疑而问,自然地通过联想将诗意诗境大大地拓展开。几案与林下的对比,不仅透露了出世之想,而且使人想到大自然的丰厚赐与,想到广阔天地与狭小居室的优劣之别,富于哲理,给人启迪。而秋风林下、幽兰芬芳的写意,又为我们展开了新的画境,使人如见山间秋兰傍石临风流芳清远的天姿高韵。这一转一提,将诗意引申,使诗旨更加鲜明。
这四句诗以两幅画面组成,从虚实的角度看,盆兰为主,山兰为宾;从诗的主旨看,却是山兰为主,盆兰为宾,但这宾主不是各自分立,盆兰是山兰的衬垫,二者互为映衬,又相辅相继,使诗意层层递展,排宕而进,有复迭掩映之妙。
上一篇:赵以夫《贺新郎双兰》咏兰花诗赏析
下一篇:沈周《题玉兰》咏兰花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