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花·樱桃花》咏樱桃花诗鉴赏
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
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这首诗是范成大于孝宗乾道、淳熙年间,离开朝廷任地方大吏时期的作品。也有的资料认为是淳熙三年,即范成大知成都府兼代四川制置使的第二年春所作。诗中对樱桃花在初春伊始便突然开放感到惊诧,同时对她那种“不用媒”和“匀朱匀粉最先来”的轻浮又感到鄙视和不满,但是又对这种弱小无力的樱桃花受到玉梅保护性的怜悯感到怅惘。总之作者在本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
诗的前二句“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首先指出了樱桃花是贫弱的,是无力自暖自苏的,也是无力冲破寒冷束缚的。她只好是“借暖”,向谁借? 怎样借?是借于东风呢?还是借于春呢? 作者写得很含蓄。但总之这“暖”是“借”的。一个“借”字写出了樱桃花是既贫且弱的。“冲寒”,说明“寒”气是很浓重的,这便是樱桃花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但是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樱桃花还要开,而且竟然是“不用媒”自逞其强的开!不仅要开,而且还要“匀朱匀粉”的在众花开放之前自轻自谄地“最先来”。这“最先来”是一种不待招的自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自轻自贱的谄媚行为。而作者对这种行为是鄙视的。
诗的三四句“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旁边自在开”。这是对两花之间那种微妙关系的揭示。这里玉梅的形象,绝不是一位高尚君子的形象。它虽然让樱桃花在自己身边开放并怜其痴小,但都不是以平等的身份来对待的,而是俨然以一位保护者自居的,它对樱桃花的让步,也无非是以一个强者对一个弱者的一点恩赐。而且这种恩赐也是有先决条件的,那便是樱桃花以“不用媒”和“最先来”所换取的。
那么作者写了这样一位骄横自傲的玉梅和一位贫弱而自轻的樱桃花的目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这里我们就不能不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了。
公元1165年、宋孝宗赵昚改元乾道。这时与金达成了一项所谓的“隆兴和议”。根据和议的条件:宋朝除了自己放弃了海、泗等四州以外,又割让了商州。还改称为“叔侄之国(金叔宋侄)”。改“岁贡”为“岁币”。贡银由原来的二十五万两中减少五万两,绢由二十五万匹中减少五万匹。但是宋朝皇帝必须向金使跪拜接受“诏书”的礼仪却一点也没有改动。从此两国对峙的局面算是稳定下来了,象樱桃花一样贫弱的南宋小朝廷在大玉梅一样的金国的保护之下,又“太平”下去了。这种“借暖冲寒”的“太平盛世”对樱桃花来说是多么的难得呀!对于玉梅这样怜悯弱小,而且还恩赐樱桃花在自己自边去过“太平盛世”,那樱桃花怎么能不感到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呢? 所以她对玉梅便“不用媒”就“匀朱匀粉”的“最先来”报恩报德也是情理所必然的了。
作者为什么会在这个期间写这样一篇讽刺性的诗篇,这也是有他的主观的原因的。
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赵昚想收复河南“陵寝”之地和更改跪拜受书之礼。于是便派范成大使金。因为他使金有功,得迁官中书舍人。但乾道七年赵昚又要任用奸佞外戚张说作签书枢密院事(军务要职)。当时朝野物议哗然,可是又都畏惧张说的势焰,不敢讲话。而范成大是中书舍人,要替皇帝起草授官的文告,便扣留“词头”,并向皇帝赵昚缴驳(让皇帝缴回命令,拒绝起草授给此人此官)。 赵昚变色,而范成大却不为所动,仍从容谕谏,于是张说作签枢之事竟居然因此而罢。这件事和上年使金不屈之事,是当时最为人们常常提起的两桩有气节之事。但是范成大也很明白这件事不仅得罪了张说等佞幸,而且也得罪了皇帝赵昚,他已无法于朝廷中立足了,于是便自动请领“祠禄”归里。 这时赵昚便不顾谏阻,一意任用佞幸如曾觌、龙大渊、张说、王抃等人为重要官职。并勾结盘据、卖官鬻爵。结果致使“灾异数见”,“饥馑荐臻”、“群小相挺”、“兵愁民怨。”
范成大在乾道八年(1172年)冬天又被起复。但从被起复到淳熙九年(1182年)这十年间、除了中间一段短期在朝之外,大部分时间都被派为边远的外任。他曾于静江、成都、明州、建康等地任地方官。他在任地方官时能治兵选将,施利惠农,对边区不加歧视,受到了人民的爱重。而这首《樱桃花》小诗就是作于这一期间,这是对南宋小朝廷的那种自轻自贱而又藐视繁荣的一种讽刺。
本诗含蓄蕴籍,生动形象,而又耐人寻味。
上一篇:元稹《折枝花赠行》咏樱桃花诗赏析
下一篇:范成大《初见山花》咏樱桃花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