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束之高阁》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束之高阁:shù zhī gāo gé
词源:《晋书·庾翼传》:“京兆杜乂,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词由:东晋有个庾翼,其人自幼才智过人,且志向远大。长大后,因屡建战功,官封都亭侯。与庾翼同时代的殷浩和杜乂都长于雄辩,颇有名气。因此,有人向庾翼推荐,要他请殷浩、杜乂出来做官。庾翼一向瞧不起殷浩, 认为殷浩是个徒有虚名的清谈家, 就带着不屑一顾的神情说:“这种无用之辈, 只好把他们捆起来放到高楼上去, 等到天下太平了, 再考虑起用他们的问题。”
词义: 捆起来放到高楼上去。束:捆、扎; 高阁: 高楼。比喻弃置不用或扔在一边不管。
书证: 毛泽东《实践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 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 并不实行, 那末, 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上一篇:成语《杀身成仁》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来者不拒》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