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呶呶不休》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呶呶不休:náo náo bù xiū
词源:唐·韩愈《五箴·言箴》:“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传。幕中之辩,人反以汝为叛;台中之评,人反以汝为倾。汝不惩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
词由:韩愈秉性正直,不善逢迎,看到朝政有弊端,便上书进谏,这就引起唐帝王的不满,因而连遭被贬降职。他在碰了不少钉子以后,就写了《言箴》,警戒自己说话要谨慎。他说:“对于不通道理的人,何必同他多讲?要是懂道理的呢,也往往用不着你开口就知道你的意思了。在官场上争论几次,人家就以为图谋反叛;在衙门里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人家就以为你存心拆台。那你还不接受教训吗?还要唠唠叨叨做什么呢?难道要害自己的性命吗?”
词义: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
书证: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日本帝国主义不敢向共产党说出半句诱降的话,对于国民党则敢于连篇累牍,呶呶不休,劝其降顺。”
上一篇:成语《吹弹得破》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哀丝豪竹》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