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落落难合》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落落难合:luò luò nán hé
词源:《后汉书 耿弇传》:“帝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 建此大策, 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词由:耿弇是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人,继其父为上谷太守。刘秀起兵后,他投靠刘秀帮助打天下。他向刘秀提出三条良策:安定彭宠、夺取张丰、平定张步。当时,刘秀对能否实现表示怀疑。公元28年,耿弇率兵一举大破张步二十万大军。刘秀对这一胜利特别高兴,亲自到临淄为耿弇庆功。在宴会上,刘秀对耿弇说:“将军你在南阳时提出这一策略,大家以为办法是好,就恐怕不容易实现。现在平定张步了,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呵。”
词义:同别人的意见很难合得来。原指事情不容易实现,后来形容为人孤僻,自命清高,脱离群众,不易合群。
书证: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自此以后,遇着一班帝制派的人物,往往折节下交,起初与六君子十三太保等,统是落落难合,后来逐渐亲昵,反似彼此引为同调。”
上一篇:成语《荆棘塞途》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蜻蜓点水》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