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饿莩遍野》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饿莩遍野:è piǎo biàn yě
词源:《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 且人恶之; 为民父母行政, 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词由: 有一次, 梁惠王请教孟子如何搞好政治, 孟子就说:“请问拿木仗杀人和拿刀杀人有分别吗?”梁惠王说:“没有分别。”孟子又说:“那末拿刀杀人和用暴政杀人有没有区别呢?”梁惠王说:“也没有。”孟子接着就说:“厨房里有肥的肉,马厩里有强壮的马,但是老百姓有饥饿的颜色,旷野里有饿死的尸体,这就好象是率领野兽去吃人一样了。野兽相互残杀,我们尚且厌恶,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搞的政治就象率领野兽吃人那样,他怎么可以称得上是父母官呢?不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就必定反对他。”
词义:到处都有饿死的人。莩:饿死的人。
书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
上一篇:成语《飞熊入梦》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骈拇枝指》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