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久假不归》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久假不归:jiǔ jiǎ bù guī
词源: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尧舜性之也, 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 恶知其非有也。’”
词由: 儒家提倡仁义, 大家都认为为人处事应当以仁义为标准,这样,仁义就有真伪出现了。孟子说: 象尧舜、汤武所倡导的, 是真的。尧舜的本性就是仁义的, 汤武是加强修养, 身体力行的。春秋五霸所说的仁义, 就是假的。他们不过是借了仁义的名义, 行霸业之实。他们一直打着施仁行义的旗号, 一直假借着仁义的名义, 从来也没有想真正按仁义去办事, 时间一长, 大家也就看得清楚了, 也就痛恨他们的所谓仁义了。
词义: 长期假借一个好听的名义,一直不按这个名义所要求的那样去做。假:借,假借; 归:归还。后多用来说明借了人家的东西,长期使用、占用, 而不归还。
书证: 谢国祯《平景孙事辑·著述考》: “谢山《鲒埼亭集》本欲仿此,然谢山殁后, 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 久假不归, 后之编刻者, 多未能如原旨也。”
上一篇:成语《举枉措直》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义无反顾》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