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器晚成》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大器晚成:dà qì wǎn chéng
词源: 《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词由: 三国时, 魏国的崔琰有个堂弟名叫崔林, 年少时发愤苦学, 可好久一直没有捞到什么名堂。这时, 连他妻子家的亲属都瞧不起他了。可颇有见识的崔琰相当器重他, 并且常常在别人面前说:“能干大事的人往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大器晚成’。象崔林这样的人才, 尽管目下没有名望, 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的。”后来, 崔林被封为安阳侯, 真的成了魏国的鼎足之臣。
词义: 大材需经长期培育而后成器。大器: 喻大才。比喻有些人成名较晚。
书证:《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万中书丢了这边,便向武正字、迟衡山道:‘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
上一篇:成语《壮志凌云》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大失所望》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