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目不窥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目不窥园:mù bù kuī yuán
词源: 《汉书·董仲舒传》: “少治《春秋》, 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 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 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 其精如此。”
词由: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学者,他创立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 成了儒家学派的大师。董仲舒在年轻时就致力于《春秋》的研究, 后来成了太学博士。他一生写了数十篇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著作。董仲舒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这么高的成就, 是同他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他读书时, 为了避免干扰, 一直放着窗帘, 整整三年时间, 他没有对花园里的景色看过一眼。
词义: 指董仲舒专心致志, 三年内眼睛不看花园。后形容读书专心致志, 不受外界的干扰。
书证: 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况》:“董江都目不窥园, 隐居求志,天人三策, 伟大光明。”清·李绿园《歧路灯》 第一百八回: “篑初白白在碧草轩目不窥园, 黄昏到自己楼上课画谈帖。”
上一篇:成语《盗亦有道》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相如病渴》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