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闻过则喜》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闻过则喜:wén guò zé xǐ
词源:《论语·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词由: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仁政”,“王道”。他认为要施行“仁政”、“王道”就必须“与人为善”。所以,他极力推崇古代贤君舜禹的善行。有一次他是这样鼓吹的:“子路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错就很高兴。夏禹听到善言便向言者作揖打躬。大舜就更了不起:他行善常舍己为人,取人之长。他从种地、制陶、打鱼直到当天子,一直虚心向他人学习。他取人之长来行善,实际上就是同他们一道行善。因此君子的德行没有比同他人一道行善更高的了。”
词义: 听到他人指出自己的过错,感到很高兴。过: 过错, 缺点。形容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书证: 唐·韩愈《答冯宿书》:“然子路闻其过则喜, 禹闻昌言则下车拜。”
上一篇:成语《长江天堑》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陋巷箪瓢》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