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颠倒衣裳》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颠倒衣裳:diān dǎo yī shàng
词源: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 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词由: 西周这个奴隶制社会里, 一切生产资料均为公室所有, 耕种土地的农奴不仅要种粮,还要服徭役。如果有什么违抗, 奴隶主就有戮杀之权。《东方未明》里就叙述了这样的现实: 有一天,东方还没有发白,为主子砍削柳枝编织园墙的农奴摸黑慌忙地起来, 他们又要开始一天的紧张劳动, 心里很害怕, 把衣裳都穿得颠倒了。他们来不及整理一下,也顾不上填一点肚子,就埋头编织了, 因为奴隶主派来的监工, 早就吆三喝四,凶神恶煞地瞪着眼睛、挥舞着鞭子站在你的面前了。
词义: 衣裳穿得上下颠倒了。衣裳:古时上为衣, 下是裳。形容因匆忙慌乱而失去常规。
书证: 《后汉书·皇后纪序》:“爱逮战国, 风宪逾薄, 适情任欲, 颠倒衣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边文礼(让) 见袁奉高 (閎),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 面无怍色, 何为颠倒衣裳?”
上一篇:成语《雕虫小技》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马首是瞻》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