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驷不及舌》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驷不及舌:sì bù jí shé
词源:《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词由: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叫棘子成。有一天,棘子成和孔子的学生子贡在一块聊天。当他们谈到如何才象一个君子时,棘子成说道:“君子只要品质朴实就行了,何必要用文采修饰呢?”子贡说:“可惜呀,先生的观点错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朴实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这就如同虎豹之皮与犬羊之皮一样既有本质的不同,也有文采的区别,如果没有文采,那么这些兽皮看起来岂不是差不多了吗?”
词义:说出口的话,即使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驷:古代用四匹马拉的车;舌:说的话。形容话一出口便无法收回。
书证: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驷不及舌。”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
上一篇:成语《马首是瞻》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鹿死谁手》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