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鸡犬不宁》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鸡犬不宁:jī quǎn bù níng
词源: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词由: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更加衰落了。朝廷中过的腐败奢侈的生活,不但没有得到收敛,相反更加严重起来。这样,统治阶级就变本加厉地征收赋税,加重对农民的压榨,广大的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作者柳宗元描绘了一幅悍吏在农村征收赋税的图景:有一个姓蒋的人说:“凶狠的差吏到了我们这个地方来,那是多么的凶暴啊!到处都是在对农民大声叫嚷,恶狠吆喝,每到一个村子,是横冲直撞,耀武扬威。骂人啊,打人啊,不要说人了,连家里的鸡呀狗呀都得不到一点安宁。”
词义:连鸡、狗都得不到安宁。形容骚乱得十分厉害。
书证: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六回:“你弟兄窝藏强盗,闹了两座军州,自去落草。官府着落地方搜缉,搅得鸡犬不宁!”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六回:“可是不放她出去,她又闹得你天翻地覆,鸡犬不宁,真叫我为难。”
上一篇:成语《鬼斧神工》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鸱目虎吻》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