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季孙之忧》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季孙之忧:jì sūn zhī yōu
词源: 《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远人不服, 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 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词由: 孔子的学生冉有、子路, 在鲁国执政大夫季孙那里当家臣。季孙要讨伐颛臾这个地方, 冉有、子路也同意这样做, 不过心里拿不准好不好这样做, 于是就请教孔子。颛臾是鲁国的附庸, 有点不听鲁国的指挥。孔子回答说: 这样做不对。他说:“现在你们两个人为季孙大夫办事, 边远地区的人不服从,不来朝廷朝见, 使得国家出现分崩离析的现象, 对国家没有能保持统一的局面, 于是就想大动干戈。我所深虑的, 鲁国内部的忧患, 不在颛臾这个地方, 而是在朝廷内部啊!”孔子反对在国家内部动起干戈来。
词义: 鲁国执政夫夫季孙氏忧虑国内不统一, 不安宁。季孙: 鲁国三大夫之一, 一直掌握鲁国的政权。比喻内部的忧患。
书证: 毛泽东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我们共产党和全国人民, 必不过为己甚, 否则,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打他们自己的脚, 那时我们就爱莫能助了。”
上一篇:成语《季子裘》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