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死不瞑目》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死不瞑目:sǐ bù míng mù
词源:《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坚曰:‘卓逆天无道, 荡覆王室, 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词由:公元189年,凉州军阀董卓拥兵入京,废少帝,立献帝,倒行逆施,贪暴专横,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很多州郡的长官,都借讨伐董卓为名,乘机扩充自己的实力,割据称雄。当时的长沙太守名叫孙坚,是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官封乌程侯。孙坚和盘踞在江淮之间的袁术共同出兵讨伐董卓。董卓十分害怕勇猛善战的孙坚,便派部将李傕等人前来向孙坚请求和亲,并对孙坚的亲属封官许愿。孙坚严词拒绝了董卓的和亲要求,破口大骂董卓道:“这家伙做事违背天意,残暴无道,荡覆王室,我与他誓不两立。这次如果我不能灭他三族,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悬示全国,那么,我即使死了也闭不上眼睛。”李傕碰了一鼻子灰,垂头丧气地溜走了。
词义: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中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事。现多形容目的未曾达到,极不甘心。
书证: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我觉得不将这药认作‘戒烟药水’,他大概是死不瞑目的。”郭沫若《屈原》:“我知道你是死不瞑目的,死不瞑目的呀。”浩然《山水情》:“让老人家死不瞑目,实在对不起把他养育大的前辈。”
上一篇:成语《此一时,彼一时》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水落石出》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