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开门揖盗》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开门揖盗:kāi mén yī dào
词源:《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犹开门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词由: 东汉未年 豪强兼并, 军阀混战。孙坚起兵江东, 战死襄阳,其子孙策整顿军队, 很快统一江东。公元200年, 孙策被仇人行刺重伤而死, 临死前他把后事交给了弟弟孙权。当时年轻的孙权, 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只知痛哭不已。谋士张昭见此情况, 劝孙权说:“现在难道是哭的时候吗? 我听说周朝时伯禽有丧事, 适逢戎人作乱, 伯禽没有遵照他父亲周公制订的一套丧制, 而是立即出征戎人。这不是他不想遵守, 而是当时条件不允许。现在情况不同寻常, 犯法作乱的人竞相角逐, 豺狼满道, 如果你坚持过去的那一套, 无异于开门揖盗,自招祸患,这并不能算是仁。”随后, 张昭帮助孙权更换了衣服, 让人将他扶上战马, 到军营视察, 以定局势。后来孙权成为东吴有作为的开国君主。
词义: 开了门请强盗进来。揖: 拱手作礼。比喻引进坏人, 自招其祸。
书证: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中公借兵失策, 开门揖盗,使其楚烧宫阙, 戮及先王, 此不共之仇也。”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失守城池,要按军法;况又禀帖到杨太守,差我保守,我是你徒弟,开门揖盗,岂不是私通叛寇?”《梁书·敬帝纪》:“开门揖盗,弃好即仇。”
上一篇:成语《差强人意》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弹丸之地》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