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吴市吹箫》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吴市吹箫:wú shì chuī xiāo
词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词由:春秋时的伍子胥,因为父亲的冤狱被株连,不得不逃离楚国避难,以图有朝一日为父报仇。伍子胥在逃难的路上,为了避开追捕的兵卒,只得夜行昼伏,吃尽千辛万苦,而一路上又到处贴着楚王通缉他的敕令,伍子胥每看到敕令,便惊恐万状,吓得冷汗湿透衣衫,另一面对楚王的仇恨也与日俱增。由于担惊受怕,含愤咽怒,加上饥寒交迫,生了重病,他行路十分艰难,只得匍匐膝行,好不容易才混出昭关,来到吴国。这时,他早已囊无分文,生活无着,只好拍着肚子,吹着箫在吴都的集市上沿街求乞。后来,伍子胥被吴王拜为大将,同吴王一道攻破楚都,楚王已死,乃掘墓鞭尸,报仇雪恨。
词义:原指伍子胥在吴国的集市上吹箫行乞。吴:古国名,江淮一带,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比喻生活无着,行乞街头。
书证: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诗:“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上一篇:成语《各为其主》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响遏行云》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