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胫而走》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不胫而走:bù jìng ér zǒu
词源: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正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词由:三国时代,孔融的好朋友盛孝章住在东吴。那时吴国的孙策对有名望的人都很妒忌,常常把一些有才之士借故杀掉。盛孝章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孔融时时为他担心,生怕被孙策杀害,于是写信给曹操,劝他招纳盛孝章。他在信中写道:“如果您要光复汉室,就先得着实求贤;而要求得贤人,就要尊重贤人。珠玉本是没有脚的,之所以会落到人们手里,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何况贤人是有脚可以行走的呢?”词义:没有腿,却能跑.胫:小腿;走:跑。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用来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开了;也可指财物突然丢失。书证: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从此,含英社稿不胫而走,风行天下。”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十引《耳谈》:“无翼而飞,不胫而走。”童小鹏《毛主席到重庆》:“毛主席要出席酒会的传闻不胫而走。”不拘小节 bu ju xiao jie
词源:《后汉书·杨政传》:“为人嗜酒,不拘小节,果敢自矜,然笃于义。”
词由:杨政虽嗜酒成性,不拘小节,但处事果断,很有胆气,而且非常重义气。杨政曾向代郡范升学习《易经》。后来范升被自己离弃的妻子控告,获罪坐牢。为此,杨政赤裸身体,耳贯羽箭,抱着范升的儿子潜伏道旁,等皇上车子路过时,叩头大喊:“我师范升先后娶了三个妻子,只有这一个孩子,刚三岁,就要变成孤儿了,请可怜可怜他吧。”护卫官担心杨政这一举动惊吓皇上,举箭便射,但杨政并不离去,护卫官又用戟戳,且伤了杨政的胸部,杨政仍不离开,其言辞越发恳切。结果感动了皇上,下诏释放了范升。杨政因此也名扬四方。
词义:不拘泥于细小的环节。拘:拘泥。一般指人不注意生活小事。
书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此人廓达之才,不拘小节,恐其在卫,或有细过。”
上一篇:成语《不知所云》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下一篇:成语《不足与谋》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