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
“怙恶不悛”表示某人坚持作恶,不思悔改。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鲁隐公六年五月十二日,郑庄公攻打陈国,结果取得了胜利。由此,不禁使人想起一件往事:前一年,卫国呼吁联合陈国攻打郑国,当时郑庄公向陈桓公求和,陈桓公坚决不答应。当时,陈五父(桓公之弟)劝谏陈桓公说:“亲近善人,友睦邻邦,是国家非常宝贵的策略。您还是答应郑国的求和的请求吧。”陈桓公说:“宋、卫这两个大国难以对付,小小的郑国能把我怎么样呢?”陈桓公最终没有答应郑国求和的请求。
史官评论这件事说:为善的机会不可失掉,作恶的行为不该助长,这两句话,就是对陈桓公的告诫。助长罪恶却不加以改正,势必要自遭其祸。到那时候,即使想挽救它,也是办不到的。
《商书》说:“罪恶的行为是很容易蔓延滋长的,就像燎原的烈火一样,不能够靠近,难道还能够扑灭它吗?”
周朝的大夫周任曾经说过:“治理国家的人,对待恶事应像农夫对待田间杂草一样,将它们连根铲除,不让它们再生长出来。只有这样遏制恶事,善事才能得到发扬。”
上一篇:幸灾乐祸
下一篇: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