赂的解释|赂的意思|“赂”字的基本解释
“赂”和“贿”在现代汉语里常常连用,称为“贿赂”。其实在春秋时期,这两个字就已经连用了。
把“贿赂”这个词拆开来,一个一个地用,在古代汉语里也是常见的。有趣的是,这两个词在用法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都可以当名词用,也都可以当动词用。当名词用的时候,这两个词的意义都是指财物;当动词用的时候,这两个词的意义都是指送财物给人或行贿。字形结构上,这两个字也有相同的地方。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赂”和“贿”一样,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字,只有一个读音,两种用法,而且它们的历史都有两千多年了。到目前为止,在小篆以前的古文字里还没有发现“赂”的字形。“赂”的小篆:左边的“贝”是形旁,表示“赂”字的意义和财物有关,右边的“各”是声旁,表示“赂”字的读音在古代和“各”字相近。“各”字的现代读音和“赂”字差远了,这是汉语的语音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史造成的。用“各”做声旁的常用字里,还有一些类似的情况,例如“道路”的“路”,“洛阳”的“洛”,“联络”的“络”,“骆驼”的“骆”等,现代的读音都和“各”很不一样了。
《诗经》中记载淮夷部落来鲁国贡献宝玉、大龟、象牙,还献上了大量的南方出产的金属,称之为“大赂南金”。“赂”用作动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用名词“财”解释“贿”的本义,用动词“遗”(读wèi,意思不是遗失,而是表示赠送)解释“赂”的本义。
春秋时期,中原大国的君主宋殇(shāng)公即位以后,十年间发动了十一场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结果导致国家内乱,宋国大夫宋督杀死了执政大臣和殇公,扶立宋庄公即位。后来宋督为了赢得周围邻国的支持,四处送礼,于是在《左传》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以郜(gào)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意思是说宋督将宋国收藏的郜大鼎送给鲁国的国君,对齐国、陈国、郑国也都有礼物送去,所以终于成了宋国的执政大臣。在这句话里,“赂公”的“赂”用作动词,“有赂”的“赂”用作名词。
明代人编写的字典《正字通》里对“赂”的解释是:“有所属而私遗之。”意思是有目的地私下送礼物给人。也就是行贿。行贿是不道德的行为,凡是有品格、有节操、有自尊心的人,宁肯忍受苦难,也不肯用贿赂人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愿望。例如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因为不肯贿赂画师而被远嫁到塞外去的。
春秋时期,晋国的执政大臣魏舒要处理一件官司,当事人有一方来“赂以女乐”。就是要送一批表演歌舞的女子给魏舒。魏舒打算收下。他儿子对两个朋友说:“父亲因为不收受贿赂而闻名于诸侯,这批歌女是最大的贿赂,你们一定要劝阻他。”于是魏舒就拒绝了贿赂。
上一篇:费的解释|费的意思|“费”字的基本解释
下一篇:赵的解释|赵的意思|“赵”字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