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解释|仁的意思|“仁”字的基本解释
《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意思是说,“仁”这个字的意思是亲近。
“仁”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含义非常丰富、对古代社会产生极大影响的一种道德观念。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弟子樊迟曾问他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就是仁。“爱人”的含义是人与人之间应相亲相爱。《论语》中说,孔子的弟子子张也向孔子请教过什么是“仁”,孔子说:在天下如果能实行“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谦恭、宽厚、守信、勤敏、慈惠,就能达到“仁”。他认为,谦恭,就不会受到侮慢;宽厚,就能获得众人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成功;慈惠,则足可以领导别人。
孔子的弟子仲弓问孔子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意思是说:出门去工作如同去接待贵宾,使用人民如同承担重大的祭祀。自己所不愿意承受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没有怨恨。这样的话,就可以做到“仁”了。
战国时期,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并把它发展成为“仁政”学说。这种仁政学说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应该以道德感化为主,适当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这样就能够得民心,从而统治天下。《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梁惠王曾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极力推举自己的“仁政”学说。他说,您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鼓励百姓深耕细作,尽早拔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的时间里修养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人忠诚,恪守信用;在家用这些孝敬父母,出门用这些侍奉上级,这样的话,木棒也可以抵得过秦国、楚国坚实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战国时代没有引起统治阶级的重视,到汉代,由于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的“仁政”学说和儒家思想得到了汉代和汉代以后各朝代统治阶级的推崇。
成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自《周易·系辞》,意思是说仁者善于看见“仁”的方面,智者善于看见智的方面;这句话是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角度不同得出的见解也不同。这个成语也可以说成是“见仁见智”。“志士仁人”这个成语的本义是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会因为求生而损害了仁,只会为做到仁而献出生命。现在指有志向、有德行,为理想而献身的人。
《礼记》中有这样的话:“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在古代,每到年终,人们都要祭享对农事有功的神灵,以表示对这些神灵的感谢和报答。祭享时人们都是竭尽全力,所以说是尽了仁义之道。这就是成语“仁至义尽”的出处。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指对人的关心爱护或对人的宽容、原谅的程度已达到最大限度。
上一篇:书的解释|书的意思|“书”字的基本解释
下一篇:从的解释|从的意思|“从”字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