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的解释|社的意思|“社”字的基本解释
“社”字在甲骨文中像地面上堆起了一个土堆或是地面上有土块的样子,这个字是为土地的土而造的,土地难以象形,就用土堆或土块来表现。在信奉万物有灵的古人眼里,自然的土地在他们看来必然有神,所以土地与土地神是统一的。例如甲骨文中有“东土受年”的卜辞,这是卜问东部的土地神会不会给予好的收成。土地神主管土地,年成的好坏自然由土地神说了算,这是古人敬畏土地神的主要原因。后世为了将自然的土地和土地之神这两种意义区别开来,就在土字上增加了示字,于是就有了社字。示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祭台上摆放着祭品,两旁的水点表示祭神时给神浇灌的酒,其本义就是神祇,所以凡跟神祇有关的字大都加个示字旁。社是土地神,所以由“示”和“土”组成。
社神是土地神,它是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观念信仰,它的出现应该远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有些学者认为辽宁红山文化东山咀、牛河梁等遗址出土的裸体女神像即为社神像,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
社神在古代社会是一位非常尊贵的神祇,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曾经说:“国中之神莫贵于社。”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所有的神当中没有比社神更尊贵的,这是因为民以食为天,人要生存下去,就得有衣食,而衣食正是出自土地,所以人们把社神奉为最尊贵的神。古代以“社稷”指代国家,稷指五谷之神,社神的重要由此可见。
古代把祭祀社神的地方也叫社。为了表义的明确,一般把祭祀社神的地方称为“神社”。古代的神社大都设立在树林当中,这片树林就叫社林。古人立神社于树林主要是他们认为鬼神依附树木而存在,脱离了树木鬼神就无法生存。《说文解字》中社的古文是由示、木、土三个字组成,木就是神社立于树林这一习俗的反映。社神是一个地方的保护神,所以神社是神圣的地方,神社中的树木是不能砍伐或损坏的,甚至连人为的摇动也是不允许的。
西汉典籍《淮南子》一书中记载说:“侮人之鬼者,过社而摇其枝。”意思是说欺侮一个村庄的保护神的人,在经过这个村庄的社林时摇晃一下社林中的树枝。将摇晃一下树枝视为对社神的欺侮,可见社林是禁止人们损坏的。正因为如此,神社又称禁社。禁字由示和林组成,正是来自社林为禁地的古老习俗。
由于社林是圣地,人们代代奉祀,不敢轻易迁移,这就决定了后世民间的社也大都在丛林当中。梁元帝《赴荆州泊三江口》诗中有“丛林多古社”的话,意思就是树林中常有古老的神社。祭祀社神一般在春秋两季举行,分别称为“春社”和“秋社”。祭祀时要给社神献上祭品,诵读祝辞,奏乐跳舞,饮酒吃肉,场面非常热闹。南宋诗人陆游的《社鼓》诗云:“林间鼓咚咚,迨此春社时。”这里描写的就是春社时社林间鼓乐喧天的场面。
古代把故乡称为“桑梓”,桑就是桑树,梓就是梓树,这两种树木是古人喜欢设立在神社的林木,所以就用“桑梓”指代故乡,这跟用“社稷”指代国家的道理是一样的。
上一篇:看的解释|看的意思|“看”字的基本解释
下一篇:神的解释|神的意思|“神”字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