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的解释|虫的意思|“虫”字的基本解释
“虫”字出现得很早。据说从前有一个县官,审判案子不明是非,老百姓都很怨恨他,把他叫做“糊涂虫”,并且还作了打油诗来讽刺他。县官不知道这是讽刺自己,反而下令捉拿糊涂虫,而且下令在三日之内务必捉到三个糊涂虫,少一个也不行。公差们发现一个人头顶包袱,骑在马上,感到很奇怪,就问:“你为什么不把包袱放在马身上?”那人回答说:“我担心马驮得太重,顶在我头上,可以节省马力。”公差一听这话,就说:“这个人可以算是一个糊涂虫了,带他去见官!”公差们走到城门口,见一个人手拿竹竿想进城,竖着拿城门太低,横着拿城门太窄,就是进不去。公差们只好先拿两个去交差。县官听了公差们的报告,对拿竹竿的说:“你为什么不把竹竿锯成两节拿进来?”公差们一听,说:“报告老爷,第三个糊涂虫查到了。”县官忙问:“是谁?快给我拿来!”公差们说:“等下一任县太爷来了,我们就把他抓起来。”我们通常说一个人糊涂,就把他叫做糊涂虫。为什么把他叫做虫呢?
现在通常写的“虫”字是个简化字,它的繁体字“蟲”,是由三个“虫”字组成。这叫重形字。“虫”字为什么是三个虫子叠在一起的呢?这是因为小虫子好聚堆儿,三个“虫”字叠在一起,像是许多小虫子聚在一起蠕动的样子。人们把小虫子称为昆虫。“昆”的意思是众多,所以人们把喜欢聚在一起的虫子叫做“昆虫”。虫有多种分类。古人说:“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zhì)。”意思是:有腿的虫子叫做“虫”,没有腿的虫子叫做“豸”。这是根据有腿没腿的特点所作的区别。“虫”字的使用,已经超出了昆虫的范围,甚至也超出了动物的范围,把人也包括在其中了。所以,糊涂人也可以叫糊涂虫了。在古代,“虫”这个词的表义范围是很大的。所以人们称老虎为大虫,把蛇叫做长虫。现在我们所说的虫,一般都指昆虫,虫的词义显然是缩小了。
从文字上看,用“虫”字作偏旁的字大都与虫有关。“虽”的繁体字写法是“雖”,这是一个形声字,左下角是个“虫”字,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和虫子有关。其余的部分是一个“唯”字,是表示这个字的读音。这个字的本义指的是一种像蜥蜴却比蜥蜴大而且身体有花纹的虫子,后假借为连词“虽然”的“虽”,它的本义反倒被人们忘记了。
“蛊”这个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说:“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食诸虫,即此名为蛊。”意思是:抓来许多虫子,放在一个大瓮中,不给它们任何吃的东西,它们在饥饿的状态下,就会互相吃。过一年以后再打开盖子来看,可能就只剩下一条最厉害的虫了,它把同类们全都吃掉了。把这条虫就叫做“蛊”。“蛊”的毒性最厉害。所以,让人迷惑、中毒而又不自觉就叫做“蛊惑”。自然界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叫“海市蜃楼”。“蜃”是广义的“虫”的一种,就是大蛤蜊。古人认为小的蚌类叫蛤,大的蚌类叫蜃。古代人误以为这种奇异的自然景象是大蛤蜊吐出的气所形成的,所以把它叫做“海市蜃楼”。
上一篇:藏的解释|藏的意思|“藏”字的基本解释
下一篇:衔的解释|衔的意思|“衔”字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