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的解释|宜的意思|“宜”字的基本解释
“宜”字在古书里,其形体无论怎样变来变去,都是容器里盛有肉食,也就是说,“宜”字的本义是菜肴。孟子说:“食,色,性也。”饮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有饭吃,而且有肉吃,生活自然惬意。《说文》解释“宜”为“所安也”。大概就是从这个角度说的。《曹刿论战》中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所安”就是安生的东西,古话说“民以食为天”。生存温饱离不开衣食,有了衣食人才能安生。由此,“宜”引申有相宜、适宜、合适的意思,如“老幼皆宜”。又引申有应当、应该的意思,今语有“事不宜迟”。另外,“宜”还有恰好、舒适的意思。杜甫《有客》诗中有“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的句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景物宜人”、“气候宜人”。
“宜”字同“俎”字原是一个字。“俎”为祭器,“宜”是祭肉,它们都同祭祀有关。古书上说:“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这句话里,“大事”指战争,“有事”指祭祀,祭礼和战争在古代社会里是大事,要动员大家参加的。不过,在参与战争之前一定要进行祭祀,这叫宜,祭祀是适宜的事。“宜”由盛肉的祭器引申为肉肴、吃肉,又引申为相宜、适宜。
在传统生活习俗中,凡事必择吉时吉日。在旧版本的历书上都说明某日某时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如宜沐浴、栽种、出行、动土等;不宜出行,不宜动土之类。据说宜则吉,不宜则凶。古人对选择吉日是很在乎的。
“宜”字被许多地名所采用,如四川宜宾,江苏宜兴,湖南宜章,河南宜阳,云南宜良,广西宜山,陕西宜川,江西宜丰、宜黄、宜春,湖北宜城、宜都、宜昌等。
在以“宜”字为地名的地方,宜兴名扬天下,这是因为宜兴出产陶器。其中紫砂工艺陶器最为著名,有壶、杯、碟、瓶、花盆、雕塑等品种,质地精密,造型大方,装饰纯朴。民间传说,紫砂陶器盛暑贮存茶不易变味,盆栽花草不易烂根。陶器的传统造型有合菱、竹扁、鹅蛋等多种样式。宜兴制陶业历史悠久,素有陶都之称,它是中国综合性的主要产陶基地之一。
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湖光山色格外宜人。苏轼写了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中的“宜”字是合适、相称的意思。苏轼把风光潋滟的西湖比作美女西施,后来许多诗人和词人也引用这个比喻。
明朝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用了“宜室宜家”一词,两个“宜”字在这里是安顺、和睦之意,“室”指夫妻居住的地方,“家”指一门之内的居室,“室”和“家”都代表夫妻。“宜室宜家”就是家庭安顺,夫妇和睦。
在“宜”字组成的词中,有个词容易弄混,那就是“宜人”,这个词有两种讲法,一是适合人的心意,叫宜人;二是封建时代对妇女的一种封号,显然,所封之妇女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朝廷里七品以上的官员的母亲或妻子被封为宜人。
自宋代以来,各个朝代对受封者的儿子或丈夫的官衔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级别不够是不宜受封的。
上一篇:定的解释|定的意思|“定”字的基本解释
下一篇:宰的解释|宰的意思|“宰”字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