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解释|鱼的意思|“鱼”字的基本解释
鱼的形象和代表鱼的符号起初作为纹饰图案出现在陶器上。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刻绘着人面鱼的纹像,以及夸张和装饰的鱼纹,更为重要的是,把鱼同人联系在一起,人同鱼的关系像鱼同水那样:鱼儿离不开水,人也离不开鱼。在临潼姜寨出土的鱼纹陶盆里,两条造型生动的鱼在环游,当陶盆里盛上清水时,游鱼的象征意义就格外显现出来了,用“如鱼得水”来形容陶盆的盛水功能,更为合适。
“鱼”同其他动物相比,与人类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鱼”是人类最早食用的水生脊椎动物。人类之初的渔猎生活,在考古发掘中已得到印证。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除了发现刻绘游鱼图形的陶器外,还发现了大量的与捕鱼的渔具有关的鱼钩、鱼叉和网坠,以及鲤鱼的遗骸。渔猎的“渔”字在甲骨文中通“鱼”字。“鱼”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
“鱼”同人的衣食住行都有关系。上古时,用鱼皮装饰的贵妇人乘坐的车叫“鱼轩”,用鱼皮点缀的箭筒叫“鱼服”。战国时,食客冯谖(xuān)在孟尝君家作客,受到冷遇,他不客气地弹着剑铗(jiá)喊:“食无鱼,食无鱼。”抗议主人不用鱼来招待他。冯谖没有鱼吃这个典故表明,接待嘉宾的佳肴不能没有鱼,吃鱼象征一定的接待规格。
汉代以前,把三条鱼放在一起,堆成三角形,用来代表“鲜”字。到了汉代,“鲜”字出现,三条鱼组成的“鲜”字便被废除,可是后来仍然有人在牌匾上沿用这个三条鱼构成的“鲜”字,以表示饭店里有活鱼,有鲜鱼。
相传古时候鲤鱼和大雁都能够传递书信,所以古人用“鱼雁”指代书信。汉代蔡邕(yōng)用诗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鱼雁”往来的故事。他写道:“客从远方来,遗(wèi)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蔡邕叫儿子做鱼吃的时候,发现鱼腹里有信函,后人把“鱼书”也称为书信。
三国时,刘备用“鱼水”比喻君臣关系。李白的诗句“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说的就是刘备同诸葛亮的故事。人们用“鱼水情深”比喻感情深厚。
人们把鱼置身在不同的境遇里,赋予它以不同的寓意和含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鱼肉”就成了遭受残害的代名词。“鱼目混珠”,则是指好坏难以分辨。带有“鱼”字的成语有很多,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漏网之鱼”、“水清无鱼”、“鱼鲠(gěng)在喉”等。成语“鲁鱼帝虎”是说把“鲁”字写成“鱼”字,把“帝”字误作“虎”字,出现错别字。比喻错别字多。
中国民间故事“鲤鱼跳龙门”,把“鱼”的形象刻画得生动有趣。据《太平广记》描述:在黄河东段,有座山,叫龙门山。大禹治水时,把龙门山凿开一里多宽的大口子,黄河之水顺势而下。每年三月,成群结队的黄色鲤鱼,从海口以及其他河道,争先恐后地游进黄河,逆流而上,直奔龙门而来。传说有幸跳过龙门的鲤鱼,会摇身一变而成为皇帝。这个故事,用鲤鱼象征有前途的人。千百年来勇跳龙门的鲤鱼一直是令人鼓舞的形象。
上一篇:馆的解释|馆的意思|“馆”字的基本解释
下一篇:鸡的解释|鸡的意思|“鸡”字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