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的解释|丘的意思|“丘”字的基本解释
“丘”是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说:“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可见,“丘”的本义就是小土山,而且,这小土山也不是人工造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在《说文解字》中又列举了另一种说法:“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也就说是四方高,中间凹下去的土山叫做“丘”。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后一种说法似乎更有道理。
据说,孔子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叫“孔丘”。因为孔子是大圣人,所以这个“丘”字也就成了孔子的专用字,人们在写字的时候要避开这个字,如果非用这个字不可,不能避开,那就要改变这个字的写法,去掉“丘”字中间的一竖,写作“”。
汉代以后儒家学说的地位越来越高,孔子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为防止不小心而冒犯孔子,人们又造了两个新字:一个是带土字旁的“坵”,用来表示“丘”的本义小土山;另一个是带右耳旁的“邱”,用来表示姓氏。这样一来,“丘”就成了严格意义上的专用字,就像历代皇帝专用的“朕”字,再不会有人误用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封建时代体现在文字上的等级观念已经被废除,罩在“丘”字头上的神秘光环也就不存在了,“丘”字恢复了小土山的本义,带土字旁的“坵”字也就被废除了,只是作为姓氏的“邱”字仍然沿用到现在。
根据汉代学者郑樵的《通志》记载,姓氏“丘”的来历是这样的:周朝的功臣姜太公被分封在齐国,他的一部分后代住在营丘,就用“丘”字作为自己的“氏”,他们的全称就是姜姓丘氏。秦汉以后,姓氏合二而一,他们也就姓“丘”了。
“丘”字的意义由“小土山”引申为“坟墓”。汉代学者扬雄在《方言》一书中说:“冢,自关而东谓之丘,小者谓之塿(lǒu),大者谓之丘。”意思是:作为坟墓的称呼,从函谷关以东,小的坟墓叫“塿”,大的坟墓叫“丘”。宋代学者王安石的《将次相州》一诗中就有这样两句:“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八九丘”就是八九座大坟墓。
作为大坟墓,我们知道,皇帝的坟墓叫做“陵”。比皇帝小一级的诸侯,他们的坟墓一般就叫“丘”了。比较有名的“丘”有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灵丘,就在山西省东北部的灵丘县;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虎丘,位于苏州西北郊。虎丘,原名叫海涌山,远古时代苏州地区曾是一片宽广的海湾,今日的虎丘便是海中涌现的一座岛屿。海涌山所以改称虎丘,传说是春秋时吴王阖闾在吴越之战中受伤死去,他的儿子夫差把他的遗体埋葬在这里。三天以后,人们发现,有一只白虎,蹲在阖闾的坟墓上,所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虎丘。虎丘是苏州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经说过:“游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丘”字由“坟墓”的意义又引申为“故乡”的意义。对于封建帝王来说,“宗庙”是供奉历代祖先的地方,其重要性非同一般;而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祖坟”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帝王的“宗庙”,祖坟所在地,当然是故乡了。南朝宋代的诗人鲍照在《结客少年场行》一诗中说:“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旧丘”就是“故乡”。离开故乡三十年,现在又回来了,也就是叶落归根的意思。
上一篇:世的解释|世的意思|“世”字的基本解释
下一篇:习的解释|习的意思|“习”字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