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的解释|驴的意思|“驴”字的基本解释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驴,似马,耳长。从马,庐声。”驴本是一种牲畜,长得像马,只是耳朵比马长一些。驴字原来写作驢,后来简化写作今天的样子。
作为一种家畜,驴有很多优越性。由于它性格温顺,妇女和小孩子都可以骑上它作为交通工具;驴特别富有忍耐力,可以用它驮东西、干农活、推碾子拉磨,等等。又因为它的寿命比马长,一般农家都养得起。在中国,驴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对于驴的通俗的称呼很多,母驴又叫草驴,公驴又叫叫驴,身体矮小的驴也叫毛驴。除了作为家畜的驴之外,还有野生的品种,叫做野驴,大多生活在沙漠或草原地带。
唐代作家柳宗元的《黔之驴》是一篇人们很熟悉的寓言作品。故事说的是古代贵州地区原来没有驴,有一个好事的人用船运去了一条驴,可是驴到了贵州却没什么用途,只好把它放到山下。贵州的老虎从来没见到过驴,刚一见到这个庞然大物,心里很害怕。有一天,驴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坏了,赶紧跑得远远的。过了几天,老虎渐渐熟悉了驴,于是就上前挑逗,驴很生气,就用蹄子踢老虎。这一下老虎可就明白了,驴的本事不过如此,于是就毫不客气地把驴吃掉了。
驴的一声大叫,居然吓跑了老虎,可见驴的叫声是很响亮的。魏晋时期的一些文人有一个很奇怪的嗜好,就是学驴叫。比如著名的诗人王粲,他的名声不仅仅在建安七子中占据了第一位,而且后人还把它跟曹植相比,把他们二人合称为曹王。就是这个王粲,他学驴叫也很有名。根据《世说新语·伤逝》篇的记载,王粲死的时候,魏文帝曹丕亲临他的葬礼,并且对同来的人说:“王粲喜欢学驴叫,你们每个人都学一声驴叫送他上路。”于是参加葬礼的客人每个人都学了一声驴叫。
这种文人的雅兴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文人与驴却有着不解之缘。唐宋时代的诗人骑驴的很多,像贾岛、孟郊、李贺、陆游都是驴背上的诗人。大诗人杜甫就说他自己“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可见他骑驴的年头很长了。为什么诗人要和驴联系在一起呢?刘尊明先生在《诗人与驴》一文中解释说,第一是交通需要,第二是创作需要。古代的文人要上京赶考,还要四处游历,结交诗文朋友,而交通又非常不便,骑驴就当然成了最好的选择。再有,驴的行走速度不快,又比较稳,正适合诗人一边浏览风光一边构思新作。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比较穷,他们大多是仕途不得意的穷诗人。正像刘尊明先生所说,很难找到那些达官贵人骑驴赋诗的例子。
由驴字构成的词语不是很多,常见的有驴打滚。这是旧中国高利贷的一种形式,在华北一带很盛行。贷款人以一个月为期限,利息是四分到五分。如果到期还不上,利息就要翻番,按八分到十分计算,利上加利,越滚越多,就像驴翻身打滚一样,所以把这种高利贷称作驴打滚。另外,驴打滚还是一种食品的名称。是用黄米面夹糖做成的,蒸熟以后,放在黄豆面里滚,满身都粘上黄豆面,就像驴打滚一样。
驴皮影又叫皮影戏。因为戏剧中的人物剪影都是用驴皮做的,所以叫驴皮影。俗语有驴唇不对马嘴,是用来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
上一篇:马的解释|马的意思|“马”字的基本解释
下一篇:一的解释|一的意思|“一”字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