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的解释|豆的意思|“豆”字的基本解释
“豆”字是个古老的象形字。它原是一种器皿,形状很像我们现在使用的高脚盘,有的上面还有盖。这种器皿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商周时代很为盛行。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豆”一类的器皿又分为若干种。用木头制作的就叫“豆”,用竹子编的叫“籩”,用瓦做的叫“登”,也有用青铜制成的,也叫做“豆”。
“豆”在古代是盛肉器,也就是用来装肉的。《国语·吴语》上说:“觞酒,豆肉,箪食。”觞是装酒的器具,豆是盛肉的器具,箪是盛饭的器具。
由于“豆”是一种容器,所以引申为一种容量单位。那么一豆的容量是多少呢?根据《小尔雅》一书的记载:“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意思是用一只手装的量叫做“溢”,用两手捧起的量叫做“掬”,“掬”四次的量,也就是捧四次的量就叫一“豆”。
“豆”由容量单位又转化为重量单位。根据刘向《说苑》的记载:“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一豆相当于一两的一百四十四分之一。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重量。唐朝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房孺的妻子崔氏,性格嫉妒,她要求身边的丫环不得浓妆艳抹,不能梳高高的发型,对丫环们的化妆品供应更是吝啬,“月给燕脂一豆,粉一钱”。这里的“燕脂”就是“胭脂”。
大约在战国以后,豆从盛肉的器具逐渐转变成为祭祀的器具。
到了汉代,豆就用来表示农作物的大豆了。汉代以前,大豆的名字叫菽。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语但称菽,汉以后方称豆。”
中国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人常以豆为粮。根据《后汉书·冯异传》的记载,汉朝的光武帝刘秀在天寒地冻,饥寒交迫的时候,多亏冯异献上豆粥,才免于饿死。《战国策》上也说:“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意思是:地上生长的粮食作物,不是麦子就是豆子,老百姓所吃的东西,大多是豆饭和菜羹。应该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羹”并不是“汤”,而是炖菜。
豆腐是一种大众食品,物美价廉,老少皆宜。相传豆腐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的,传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明代一个名叫苏平的人创作了一首卖豆腐的广告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有沸汤中滚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意思是:淮南王刘安传下来的制作豆腐的方法最好,用热水浸泡豆子,把外皮去掉露出里面的精华。把泡好的豆子放进石磨研磨,就会得到雪白的豆浆,再把豆浆放到滚开的水中煮熟,把煮熟的豆浆放到瓦缸里加上卤水使它凝固,这里的“蟾”指的是月亮,因为据传说,月亮当中有金蛤蟆。这是形容煮熟的豆浆清澈透明,可以映出月亮的影子。等到豆浆凝固了,洁白得就像一块无瑕的美玉,再用刀把它切成块,豆腐就做成了。这里讲述的就是制作豆腐的全部工艺流程。
成语中有一个“豆蔻年华”,多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这里的“豆蔻”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初夏的时候开出淡黄色的小花。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意思是十三岁的少女体态优美,就像早春二月,豆蔻枝头初开的小花,富有生命的活力。用“豆蔻年华”比喻少女,大概起源于杜牧这首诗。
上一篇:解的解释|解的意思|“解”字的基本解释
下一篇:跳的解释|跳的意思|“跳”字的基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