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是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发兵50万南下。刘备败退,暂投江夏。曹操占荆州,兵马增至83万,发檄文至东吴,胁迫孙权降曹。东吴文官大多主降,武官大多主战,孙权疑惑不决。为说服孙权联合抗击曹操,使刘备摆脱困境,诸葛亮随鲁肃去江东见孙权。孙权幕下张昭、顾雍等文武二十余人,如临大敌,整衣端坐。张昭等主降人物逐一以言相挑,或讥讽,或质难,贬低刘备,褒扬曹操,欲驳倒诸葛亮。诸葛亮泰然自若,对答如流,展己雄才大略,颂刘备大仁大义,斥曹操专权肆横,讥畏惧请降之耻,以三寸不烂之舌,大战东吴主降群儒。众人语塞,尽皆失色。孙权终为诸葛亮之雄辩所折服,决意与刘备协力破曹。
引用义:能言善辩,驳倒众多论敌。[例]招标会上,设计院的刘工程师舌战群儒,细陈利弊,终于使 他们的城市规划方案胜利中标。
上一篇:自注下下考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苏东坡错改菊花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