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总结出了大量的农谚,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揭示了大自然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在生产斗争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农谚在今天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农谚,通俗形象,内容丰富,涉及很多方面,其中以指导农业生产,揭示气候变化规律,进行天气情况预报三类农谚最为我们熟悉。
指导农业生产的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能借以安排各时期的农活。如“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种好大白菜”,“枣芽发,种棉花”等,就明确地告知人们播种各种农作物的最恰当的时间;而“天旱锄好田”则提醒人们天旱时要进行锄地保墒,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有些农谚则从反面告戒人们不要误了农时,如“立夏种棉花,有苗没疙瘩”则属此例。这类谚语非常丰富,曾在千百年中的农业生产中发挥过巨大作用。
揭示气候变化规律的谚语,是劳动人民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春天一场风,秋天一场雨”,揭示出“春风”和“秋雨”的内在联系;“三伏不热,三九不寒”,总结出一年中气候冷暖变化的规律;“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六雪点灯”,则更具体地总结了两个具体日期的气候变化情况;至于有名的“九九歌”则更是对气候有规律变化的通俗形象的说明。
还有一类预报天气情况的谚语,更为人们所熟悉。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起居有密切关系,因而更为人们所欢迎。如“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都是很灵验的天气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谚语是根据当年气候的特点来预报年景收成好坏的,也是人们所熟知的,像“大雪兆丰年”就属此例。
这些谚语,其中大部分我们可以用今天的科学知识给以解释,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科技知识水平,有些则暂时还不能揭示其中的奥秘所在,则更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农谚,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们应很好地整理总结并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程强)
【评点】
本文说明的中心是: 农谚揭示了大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在生产斗争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围绕这个中心,分类举例说明,分类比较科学,举例得当。
上一篇:《绿色工厂》初中优秀作文鉴赏|评点
下一篇:《说说版面设计》初中优秀作文鉴赏|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