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一屠①晚归,担中肉尽,止②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③甚远。屠惧,投以骨④。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⑤。复投之⑥,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⑦并⑧驱如故⑨。屠大窘⑩ ,恐(11)前后受其(12)敌(13)。顾(14)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15),苫(16)蔽(17)成丘。屠乃奔倚(18)其(19)下,弛(20)担持刀。狼不敢前(21),眈眈(22)相向(23)。少时(24),一狼径(25)去(26),其一(27)犬坐(28)于前。久之(29),目似瞑(30),意(31)暇(32)甚。屠暴(33)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34)之。方(35)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36),意(37)将隧(38)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39)尾。屠自后断其股(40),亦毙之。乃(41)悟(42)前狼(43)假寐(44),盖(45)以诱敌(46)。狼亦黠(47)矣,而(48)顷刻(49)两毙,禽兽之变诈(50)几何(51)哉⑩,止增笑(52)耳(53)。
[注 释]
①屠:指卖肉的屠夫,动词用如名词。②止:只。③缀行:紧紧地跟着走。④投以骨:即“以骨投之”。动词“投”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指两狼)”。⑤从:跟随。⑥复投之:即“复以骨投之”。这句话承前省略补语“以骨”。之,它,指狼。⑦之:取消“两狼并驱”这个句子的独立性,使它变成大句子中的主语。⑧并:一起。⑨故:旧,原来。⑩窘(jiǒng):困窘,急迫。(11)恐:担心。(12)其:它们。(13)敌:名词用如动词,指攻击。(14)顾:回头看,这里是向旁边看。(15)积薪其中:“积薪”的后面省略介词“于(在)”。薪,柴禾。(16)苫(shàn):用草席,名词作状语。(17)蔽:遮盖。(18)倚:斜靠着。(19)其:它的。(20)弛(chí):放松弓弦,这里指放下、撂下。(21)前:名词用如动词,上前。(22)眈眈:注视的样子。(23)相向:朝着屠夫。相,有指代意义的副词,它既可指相对的双方,又可单指一方。这里的“相”就是单指“狼”这一方的,不能译为“互相”。(24)少时:一会儿。(25)径:径直。(26)去:离开。(27)其一:另一只。(28)犬:像狗那样。名词作状语。(29)之:助词,调音节,无实在意义。(30)瞑:闭上眼睛。(31)意:神情,态度。(32)暇:空闲,这里指悠闲。(33)暴:迅猛,突然。(34)毙:因病或伤身体倒下。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倒下,指杀死。(35)方:正,刚。(36)洞其中:即“洞于其中”,在那里打洞。洞,名词用如动词,打洞。(37)意:企图,打算。(38)隧:原是山中或地下凿的洞,这里的意思是“从洞里”,名词作状语。(39)尻(kǎo):屁股。(40)股:大腿。(41)乃:才。(42)悟:明白,理解。(43)前狼:指“犬坐于前”的那只狼。(44)假寐(mèi):原指人不脱衣帽小睡,这里指假装睡觉。寐,睡觉。(45)盖:连词,承接上文,并推论原因,这里译作“原来”。(46)以诱敌:“以之诱敌”的省略。以,用,介词。之,指假寐。(47)黠:狡猾。(48)而:可是。(49)顷刻:一会儿,片刻。(50)变诈:动词用如名词,指诡诈伎俩,欺骗手段。(51)几何:多少,常用于疑问句。(52)笑:动词用如名词,指笑料。(53)耳:罢了。
[译 文]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道上(遇见)两只狼,
紧跟着他追了很远。屠夫害怕了,就把肉骨头扔给(它们)。(其中的)一只狼得到了肉骨头就停下来了,(另)一只还是跟着(他)。屠夫(只好)又扔给它一块骨头,这只狼(虽然)停下来(吃骨头),可是先头的那只狼又追来了。骨头全扔完了,可两只狼还像原先那样一齐在后面追。屠夫十分窘迫,生怕被两只狼前后夹击。(忽然)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把柴禾堆在场院里,用草席盖着,像座小山。屠夫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下,撂下担子,拿出了屠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望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了,另一只狼像狗似地蹲坐在(他)前面。过了一段时间,(那只狼)像是闭上了眼睛,神态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直劈狼头,又(连着)几刀把这只狼砍死了。正想走,转身见柴禾堆后,另一只狼在那中间掏洞,打算掏个洞去袭击他的后背。(它的)身子已有一半钻进了柴禾堆里,只有它的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它的大腿,也把它砍死了。他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之所以假装睡觉,原来(是)为了诱骗对方。狼也够狡猾了,可是顷刻之间两只狼就都完蛋了。禽兽的鬼花招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添点笑料罢了。
[鉴 赏]
这个故事先叙后议,而以叙述为主,议论只在篇末几句,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
“晴”告诉人们:狼虽狡猾、多变,但花招耍尽,终究要完蛋。作者用狼来比喻坏人,说明对狼一样的恶人不能抱幻想,既要勇敢,又要用智;既不能轻敌,又要有自信。这就是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用心。
本文叙述部分可分遇狼、避狼、劈狼三层。屠夫在路上遇狼,缺乏思想准备,感到恐惧;而狼对屠夫也不摸底,不敢靠近,只是观察和试探。接着,屠夫不断把剩骨扔给狼,采取退让态度,幻想摆脱恶狼;狼却认为他软弱可欺,由“缀行”而“并驱”,步步紧逼。最后,屠夫拿出刀来,决心奋起拼搏。这时狼竟制造假象:“一狼径去”,装出无意再斗的神态,“一狼犬坐于前”,不再虎视眈眈,而是显出悠闲自得的样子。它们想用这种伎俩来麻痹屠夫,实际上却是企图前后夹攻,可谓阴险狡猾,诡计多端。如果说,这场人狼之斗,起初是对屠夫胆量考验的话,那么最后就是对他智慧的考验了。屠夫终于没有中计,举刀劈狼,把它们一一杀死。故事的发展过程完整自然:屠夫从恐惧到退让到出刀到杀狼;狼从试探到紧逼到耍花招到被杀。由于故事的叙述过程完整,描写细致、生动传神,所以由此而生发出的议论和感慨才能水到渠成,予人启迪。反之,如果“龙”画得残缺不全、模糊不清,“晴”点得再好,也不可能破壁腾飞的。
上一篇:《爱莲说》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下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