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邹忌修(1八)尺②有③余,而形貌昳④丽。朝服⑤衣冠,窥镜⑥,谓其妻曰“我孰与⑦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⑧,徐公何能及⑨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⑩,而复问其妾(11)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12),客从外来,与坐谈(13),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14),徐公来,孰(15)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16)弗如(17)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18)美我(19)者(20),私(21)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22)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23)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24)。今齐地方(25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26)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28)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29)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30)讥(31)于市朝(32),闻寡人之耳(33)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34)而间(35)进(36);期年(37)之后,虽(38)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39)齐。此所谓(40) “战胜于朝廷(41)。
[注 释]
①修:长,这里指身高。②尺:战国以前,一尺约合现在七寸左右。③有:同“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④昳:同“逸”,超群的。⑤服:动词,穿戴。⑥窥镜:窥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察看。古时镜子很小,所以把照镜子称为窥镜。⑦孰与:比较两个人或两件事的高下、得失的复音虚词,相当于“与……相比,哪个(谁)…”。孰,谁,哪一个。⑧甚:极,很。⑨及:赶得上。⑩不自信:即“不信自”。否定句宾语为代词时,要放在动词之前。(11)妾:小妻,侧、室,偏房。(12)旦日:次日,第二天。(13)与坐谈:“邹忌与之坐谈”的省略。之,指“客”。(14)明日:第二天。(15)孰:通“熟”,仔细。(16)又:更。(17)弗(fú):不如。弗,不。(18)之:取消“妻美我”这一句子的独立性。(19)美我:以我为美,认为我美。美,形容词用如意动词,以……为美,认为……美。(20)者:结构助词,兼有语气提顿作用。用在先提出结果,而后解释其原因的因果复句的前一个分句末。可译为“……的原因”。(21)私:偏爱。(22)于:向。(23)诚:确实。(24)美于徐公:即“于徐公美”,状语后置。于,比。(25)方:纵横,方圆。(26)莫:没有谁。(27四)境之内:四方边境之内的人。借地代人是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28)之:取消“王蔽”这个句子的独立性吏它充当全句的主语。蔽,受蒙蔽。(29)面刺:当面指摘过失。(30)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31)讥:委婉地批评。(32)市朝:人众聚集的地方。(33)闻寡人之耳:“闻于寡人之耳”的省略。闻,传。于,到。(34)时时:不时,有的时候。(35)间:偶然,间或。进:(36)进谏。(37)期(jī)年:周年,满一年。(38)虽:即使。(39)于:到。(40)所谓:通常所说的。(41)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说:如果内政修明,不必用兵打仗,就能战胜敌国,使他们敬服。
[译 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态容貌既漂亮又精神。(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问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谁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以为不如(他美)。(再)照着镜子瞧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晚上,他躺下后琢磨这事,说:“我的妻子说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呀;妾说我美的原因,是怕我呀;客人说我美的原因,是他(有事)求我呀!。”
因此,(他)上朝去见齐威王,说道:“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竟然)都说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的土地,纵横各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妇女,左右的侍臣,没有不偏爱大王您的;朝廷中的
臣子,投有不畏惧大王您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有所求于大王您的。由此看来,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小官员、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受上等赏;(能)书面规劝我的,受中等赏;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官员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像闹市一样;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提意见的;一年以后,即使想提意见,也没有可提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叫做“战胜于朝廷”。
[鉴 赏]
这篇借题发挥的故事,条理清楚,结构精巧。文章的第一段是第二段的基础,第三段又是第二段发展的必然结果,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在结构上,这三段从首至尾,都用的是“三叠法”。如第一段的三问三答,妻、妾、客对待邹忌的三种不同心理。第二段邹忌由妻、妾、客对自己的三种心理,推论出“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对齐威王的“私”、“畏”和“有求”,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第三段又写齐王设上、中、下三种“赏”及“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进谏人数的变化,都是三三排比成组,并且前后呼应,上下勾连,既能使文章跌宕多姿,引人入胜,又有让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本文的人物语言写得极为传神。同样是赞邹忌之美。妻子的话是:“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先用一个肯定句,而且在“美”之前用一个“甚”来加重这种肯定,接着还用了一个比肯定句更肯定的反问句,表示不容置疑。这是由于妻子对丈夫有偏私,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含有这种意思。妾的话是:“徐公何能及君也?”既然有“妻”说在前,自己不得不说,但同妻的话比起来,少了一个肯定句,显得有些勉强,这是因为她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对邹忌心存畏惧。至于客人的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同前两人相比由感情色彩较强烈的反问句变成了陈述句,显然是一种违心的敷衍之词,这是因为他有求于邹忌,不得不如此这般。言为心声,这些对话无不反映了有关人物的身份、地位、与对话者的关系和他们的心理状态,可以说是传神之笔。
上一篇:《逍遥游(节选)》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下一篇:《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